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冬日泡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常言道“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每天用热水泡泡脚,可驱除寒气,又可祛除湿气,缓解疲劳。脚是人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21-12/06/001178.html

等待处理…

冬日泡脚 驱寒又祛湿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许咏怡
2021年12月06日

图虫创意
图虫创意

冬日泡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常言道“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每天用热水泡泡脚,可驱除寒气,又可祛除湿气,缓解疲劳。脚是人的“第二心脏”,通过泡脚的方式可对足部进行浸浴和按摩刺激,由经络传到内脏相关部位,可畅通全身气血,调节各脏腑器官功能,提高机体自我防御及免疫力,达到扶正固卫的效果。

科学泡脚谨记四点

泡脚操作简单易行,如何科学泡脚却是一门学问。操作得当,强身健体,操作不当,有损健康。因此,合适的足浴盆、水温、水量和时间都非常重要。

一、足浴盆的选择:足浴盆的选用应尽量高一点,最好能泡到小腿2/3 以上的部位。另外,中药泡脚最好选用木桶或搪瓷盆。因为铜盆、铝盆等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

二、水温: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因为太冷易引起感冒等不适,太热会烫伤皮肤。成年人的泡脚最佳水温在38℃~43℃左右,儿童对温度极其敏感,老年人对温度感觉迟钝,二者泡脚的最佳水温在35℃~40℃左右,并应当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三、水量:泡脚时水量以淹过踝部至小腿中下段为宜。泡脚时别“干泡”,可同时进行足部按摩,如泡脚5分钟左右后,可用双手在温水中按摩脚心、脚趾,也可用左右脚交替搓,直到脚掌发热为止。

四、时间:泡脚的最佳时间为20~30分钟。泡脚时间如果过短, 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如果泡脚时间过长,会导致双脚的血管过度扩张,人体内的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造成胸闷、头晕等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昏厥。另外,儿童的皮肤比较细嫩,不宜久泡,且泡脚时间过长,足底的韧带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发育形成和维持,因此,儿童的泡脚时间可缩短为10分钟。

加中药泡脚添保健功效

很多人在泡脚时喜欢加点“料”,也就是各种中药,以增加泡脚的保健作用,但不同的中药煎剂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因此最好根据自己体质或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下面介绍几款比较常见的泡脚方供大家参考。

艾叶泡脚。艾叶味辛苦性温,有小毒,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外用祛湿止痒。体质虚寒、手脚冰冷、患湿疹者均可用艾叶泡脚以通络散寒。具体为取艾叶50g左右,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0~15分钟,过滤取汁,加冷水兑至合适温度即可泡脚。

生姜泡脚。生姜味辛性微温,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生姜是发散风寒的常用药,外感风寒,怕冷,容易手脚冰凉者可用生姜泡脚以祛寒。具体为取生姜15~30g,切片或拍扁,煎煮和使用方法同前。

红花泡脚。红花味辛性温,可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炎等作用,因此,局部跌打损伤、关节疼痛者均可使用红花泡脚以活血化瘀止痛。具体为取红花10~15g,用纱布包好放入水中煎煮,煎煮和使用方法基本同前。有寒湿痹痛的情况者,可加桂枝、独活、威灵仙等同煎后泡脚,以祛寒除湿止痛。

并非人人都适宜泡脚

泡脚虽好,但也不是人人适宜。泡脚不宜选在饭前或饭后的半小时内进行,最好是饭后一小时再进行。泡脚时以微微出汗即可,不要大汗,泡脚后建议喝杯温水补充水分。

此外,有足部疾患(如足部有炎症、外伤、皮肤破溃或烫伤)的人群,或有血管相关性疾病(如有血栓、血管瘤、动脉闭塞等)的患者,均不宜泡脚,以免造成局部感染或加重病情;糖尿病患者应谨慎泡脚,若要泡脚,应特别注意水温,可先让家人测水温或自己用温度计来监测水温,水温控制在38℃~40℃为宜;妊娠期和经期女性应谨慎泡脚,尤其不宜用中药足浴;婴幼儿不宜泡脚;儿童若泡脚,注意水温不宜太热,时间不宜过长。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药房主管中药师 黄勇梅)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