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盒中的“逸仙”月饼
中秋佳节,家庭聚餐,少不了赏明月、吃月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教授也不能免俗,他最爱吃医院食堂制作的陈皮豆沙馅“逸仙”月饼。他笑说:“我们医院做的月饼甜而不腻,符合‘要甜蜜蜜不要油腻腻’的标准。”
各种月饼的成分不同,但大多数月饼脂肪和热量高。以普通广式月饼为例,一个月饼200克左右,热量为300~500千卡(卡路里),相当于1~2碗米饭的热量。含有蛋黄的月饼,一个蛋黄的胆固醇含量接近一个人一天所需的胆固醇推荐量。
吃多少月饼更适宜呢?陈超刚表示,可根据自己的身高和体型来判断。高个子、标准体型可以稍微多吃,相反,个头不高而且又肥胖的,则严格限制食用量,甚至不建议食用。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一般而言,月饼一天的进食量不宜超过半个,如果适当减少主食和烹调油脂的摄取量,也可以增加至一个月饼。
老人、小孩以及“三高”和消化道慢病患者,建议每天不超过1/4个,而且尽量避免同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同时进食,以免诱发慢病急性发作,也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诱发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因为月饼是高脂食品,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加重胰腺负担。
市场上所谓的“无糖月饼”可以多吃吗?“无糖月饼”仅是指月饼中不含蔗糖,而加入糖醇等代糖,后者对血糖影响小。但是大多数月饼本身含有大量淀粉,在人体内最终还是会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增高,而且摄入过多,同样会引起能量和脂肪的超标。
陈超刚提醒,选择月饼时,肥胖、有高血脂的人群,不宜食用含蛋黄馅的月饼,推荐油脂少一点的豆沙月饼。而糖尿病患者可选一些配料简单,糖分含量和油脂含量都较低的月饼。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可以将月饼微热后食用,便于咀嚼和消化,也更有风味。
关于吃月饼的最佳时间段,陈超刚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正餐吃月饼,便于降糖药物发挥作用。对于普通成年人而言,月饼可在早餐吃,当作部分主食,或者在上午或下午加餐食用;晚餐尤其是夜宵则不宜吃月饼这类比较油腻的食品,因为黄昏之后,新陈代谢减慢,不易消耗高脂和高热量食物。如遇中秋赏月,一两次晚餐或夜宵吃月饼亦未尝不可,但切记不可一次吃大量月饼,尤其是有慢病的患者。吃月饼时,搭配饮茶,可以淡化月饼的油腻感,让口腔更舒服。
月饼作为应节食品,不宜多吃。将其分成小块,亲朋好友一起品尝,享受团聚时光的同时,又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糖分,或许是最健康的品“月”姿势。
(作者单位: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