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是一个护士,见过很多和你一样生病的小朋友,他们在我们的帮助下都好了起来,但是因为我们离得很远,所以我派我的干细胞去帮你打败病魔……”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以下简称“南方医院”)麻醉科手术室的95后护士易维璇,在南方医院血液科成功为一名陌生的7岁白血病患儿捐献造血干细胞,并写下了一封信。负责运送干细胞的相关工作人员将信一同交到患者所在医院的医生手上,让其转交给小患者。
大学时期就走上无偿献血之路
“一定是特别的缘分,能够让我与这个小朋友相遇。历时四个月,现在终于可以捐献了,我超开心,还有点小激动。”易维璇说。
易维璇是遵义医科大学护理学系2015级的学生,2018年来南方医院实习,2019年毕业后留院成为南方医院麻醉科手术室的一名护士。从接到初筛配型成功的通知到确定可以捐献,其间易维璇一直在不断地向骨髓库志愿者追问小朋友的病情。直到采集结束,她依然关注着受捐者的情况。
易维璇在大学时期就走上了无偿献血之路。她在南方医院血液科实习时,病房来了一名刚结束高考却罹患急性白血病的女孩。看着明明未来还拥有无限的可能,却要天天在病房里经历骨穿、腰穿、化疗等痛苦磨难的花季少女,她的心里萌发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种子。血液科病人长期持续治疗的艰辛与无奈,更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她回校后毅然决然地申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已有5位教职员工成为捐献者
医护工作者更懂得患者对生的渴望。今年2月初,易维璇接到中华骨髓库广东省分库的电话,告知其与一名陌生的白血病患者初筛配型成功,询问她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并配合后续的配型和捐献工作时,她除了激动,没有半分犹豫。更加幸运的是,她的家人、朋友、科室领导也都非常支持她的决定,这让她能更加安心地去完成这个小小的梦想。
作为中华骨髓库首批认定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采集医院,南方医院血液科接收每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任务时都施行严谨的措施,在保证捐献者安全的同时采集高质量的干细胞,为生命接力。
血液科主任孙竞表示,配型的过程中同胞之间能配上的比例是25%,当患者无法通过亲人配型,非亲缘的骨髓库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因此还是需要在非血缘的骨髓库中寻找。迄今为止,南方医院已有5位教职员工光荣成为捐献者。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