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6月1日凌晨0时许,往日安静的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道鹭江西街鹭江足球场,此时却灯火通明,居民排着长龙等待核酸检测采样,负责该点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21-06/07/003787.html

等待处理…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倾全院之力“啃”最硬骨头

为核酸检测采样按下“快进键”

作者 唐诗杨 陈平
2021年06月07日

王烁志愿服务队队员率先投身核酸检测一线,参加检测的居民用小风扇为他们降温。 陈平 摄
王烁志愿服务队队员率先投身核酸检测一线,参加检测的居民用小风扇为他们降温。 陈平 摄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准备充分,暴雨中,采样依然有序进行。陈平 摄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准备充分,暴雨中,采样依然有序进行。陈平 摄

6月1日凌晨0时许,往日安静的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道鹭江西街鹭江足球场,此时却灯火通明,居民排着长龙等待核酸检测采样,负责该点采样工作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以下简称“省职防院”)医护人员进行着预检分诊与采样。

离午夜还有十几分钟,省职防院医生蓝云英检查完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的穿戴情况后,入场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工作。这是她第二次来到该采样点。就在5月31日下午4时,她刚结束了在这里的工作。8个小时后,稍作休整的她又开始了凌晨0时到4时的班。

白天遇上高温、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晚上需要通宵作战,这都是蓝云英和同事们两天内经历的,即便如此,他们却没有抱怨,“早一点完成核酸检测采样,就能尽早阻断疫情传播。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累,但值得!”

快点,再快点!医护人员们正全力以赴与病毒抢时间拼速度,守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只要有需求 绝不撤退

5月30日凌晨,广州市海珠区、越秀区发布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通报。

大范围的核酸检测筛查,是为了尽快找出可能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者,减少病毒的进一步扩散。与病毒赛跑就要拼速度、求效率,果断出击。

30日上午,在还未接到上级和属区指挥部通知之前,省职防院党委紧急集结,全体职工停止休假,主动向属地的海珠区卫健局请战。

“作为王烁精神的发源地,大事当前,我院应有担当和责任感。”省职防院党委书记易学锋说。

在荆州抗疫期间,省职防院医师王烁用生命书写了抗疫英雄篇章,以生命践行了忠诚为民。为纪念和弘扬“王烁精神”,去年5月,省职防院组建成立了一支以王烁命名的志愿服务队,将主动担当作为、奋勇抗击疫情的精神延续,践行“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使命。

“我是党员,我上!”“我是王烁志愿服务队队员,我请战!”“我是去年援鄂医疗队队员,召必回、战必胜!”很快,全院共有2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报名参加疫情防控突击队,相当于医院人数的三分之二。在这批人中,有曾支援武汉、荆州的广东医疗队队员,有支援白云机场海关检疫的医疗队队员和去年支援广州市白云区、天河区、海珠区等6区的医疗队队员。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一直都参与到流调和核酸采样等疫情防控工作中。”省职防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胡世杰说,从前线的流调、核酸采样到后方指挥部的工作,从家门到国门,省职防院的专业力量皆有支援。“公共卫生是单位的强项,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所以应对疫情,只要有需求,我们定当全力以赴,绝不撤退!”

尽全院力量支援

在接到出征的通知后,当日下午5时许,省职防院经过培训的第一批疫情防控突击队出发支援海珠区外来务工人员最多的城中村——凤阳街道凤和经济联合社鹭江村。这也是海珠区核酸采样最难“啃”的骨头。

鹭江村制衣务工人员较多,人口密集、流动量大。得知开设了鹭江足球场核酸检测采样点后,居民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时间,男女老少齐齐出动,有的人甚至从凌晨3时开始排队,等待采样的队伍一下排到好几公里处。

省职防院要在5月30日至6月1日对前来做核酸检测的居民进行采样。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任务?在人员配备方面,省职防院党委将医护人员分成4个班次,开展预检分诊、核酸检测采样,每4小时就换班,24小时连续作战。为了提高采样效率,省职防院采取五合一的混合采样模式。现场,14张预检分诊台、12张核酸检测采样台同时开展工作,预检分诊、引导、条码扫描、核酸采样……所有流程有条不紊地快速进行。

“我之前有经验,此次双人配合操作,采样效率更高。”省职防院医生罗晓婷曾支援过白云机场海关检疫,在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方面已算得上“老手”,“已经做好了不完成任务不收工的准备。”

据悉,截至6月1日上午8时30分,省职防院尽全院力量,共派出7批次407人次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4小时采样动作重复上百遍

“请脱掉口罩,抬头,嘴巴张大。”5月31日,鹭江足球场上一处蓝色帐篷下,两名身着白色防护服、手戴防护手套以及佩戴防护面罩、防护目镜和口罩的医护人员,正分别对排队的居民进行信息核对和咽拭子采样。其中一位医护人员一只手执舌压板,压住被检测者的舌头,另一只手执长棉签,快速在被检测者的喉内刮擦,不到5秒的时间,样本被收集到贴有被检测者信息的试管当中。用消毒液对手部消毒后,医护人员再进行下一次的核酸采样。

这一套动作,4小时下来,医护人员要重复上百遍。在中午35度高温的烘烤下,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行操作,医护人员的体力耗费巨大。

为了保证一线医护人员的体力,缓解闷热,省职防院后勤人员在每张采样台后面放置两大块冰块、两台风扇等,为医护人员降温。在休息区,备好了食物、矿泉水、凉茶等用于补充体力和防暑降温。

5月31日下午4时,一阵狂风暴雨突然袭来,雨水顺着帐篷倾注而下,鹭江足球场采样点的采样工作却仍在继续。

帐篷外风雨飘摇,帐篷下却透出温馨。四名女学生在等待检测时,举着手持电风扇给医护人员降温,希望能给医护人员带来凉意。这样的温馨举动,在采样点频频出现。

69岁的胡叔得知鹭江足球场开设采样点,想来帮忙,便主动要求跟着现场的王烁志愿服务队工作,当起疏导志愿者,从下午2时一直干到了晚上9时。

还有一群社区志愿者默默送来换洗的T恤,给全身湿透的医护人员换上。

“辛苦你们了!”“谢谢医生姐姐!”居民感谢的话语以及温暖的行动,让医护人员感动不已。“感受到居民们对自己工作的肯定,一切的苦都值得。”有医护人员表示。

在采集点蓝色帐篷上,悬挂着印有王烁志愿服务队的旗帜,这张旗陪伴着省职防院的医护人员,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守护着群众的平安健康。

(作者单位:省卫健宣教中心)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