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召开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病庆功大会。
陈心陶进行科学研究
血防人员送医送药上门
血防工程——迳口农场新修漫水河
2018年血吸虫病风险监测野粪调查——漫江河滩牛粪采集现场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在杭州西子湖畔夜读《人民日报》的通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心绪难平,浮想联翩,睡不着觉。早晨微风吹拂,朝阳照耀窗前,遥望南国天空,欣然提笔作诗,写下防病史上光辉诗篇《七律二首•送瘟神》。
血吸虫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传染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在1955年已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在全国拉开新中国第一场“无硝烟”疫控人民战争——“送瘟神”战役的帷幕。
在党中央“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下,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齐心协力,多部门密切配合。通过长期、反复探索和科学研究,结合本省实际情况,采取以“消灭钉螺为主,反复查治传染源为辅”的防治策略,实施“水、垦、种、灭、治、管”六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艰苦防治,全省所有血吸虫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如“枯木逢春发新芽”获得重生;全省螺区通过灭螺和综合改造清除消灭了钉螺。“千村薜荔”的疫区终于旧貌换新颜,昔日“荒草塘”已变成“米粮仓”,处处呈现着“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新气象。
危害篇: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解放前,血吸虫病猖獗流行,民不聊生。据20世纪50年代初不完全统计,全省由于血吸虫病流行遭受血吸虫病严重摧残、造成人亡村毁的村庄有200多条,仅留下不可胜数的“残垣断壁”,死难者无法统计,流行区四处可见“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惨状,荒废了一万多公顷良田,给流行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因此流行区也流传着很多反映流行区人民由于长期遭受血吸虫病摧残造成各种悲凉生活惨状的民谣。
在《三水县志》中,记载着这么一段历史:清光绪年间,血吸虫病(俗称“大肚病”)在三水六和、迳口等地流行。其后的百年里,血吸虫病在三水肆虐,“大肚”病人日趋增多。三水曾有民谣道:男人青壮驼大肚,女人肚大无生养;万亩草塘尽荒凉,残墙断壁无路往。此外,肇庆大旺和韶关曲江也有关于血吸虫病的民谣记载。这些地方民谣,真实反映了解放前流行区的悲惨景象。
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邓卓晖介绍,血吸虫病在我省流行始于何时未有明确记载,据向流行区老人访问,推算血吸虫病在我省流行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现有的资料发现,1911年沃乃德在我省德庆县发现第一例血吸虫病人,1920年威克在曲江县樟市发现急性血吸虫病人,1937年原岭南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授陈心陶在曲江县发现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1950年至1951年在清远、四会、三水县内六泊草塘和迳口草塘地区发现钉螺和血吸虫病人,证实该地区为血吸虫病流行区。在此基础上,全省开展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又发现仁化县、曲江县、翁源县、英德县、花县、南海县、增城县有血吸虫病流行。1965年发现输入型疫区顺德县。我省血吸虫病流行于11个县、3个农场(现为14个县区)。
在防治工作初期,钉螺最高密度仁化县1123只/0.1㎡,其次是大旺农场664只/0.1㎡。钉螺感染率最高大旺(19.68%),其次是花县(11.3%),最低为翁源县(0.57%)。防治工作初期流行区人群感染率全省平均为29.04%(1956年粪检阳性率),以县(场)为单位最高为迳口农场(44.06%)和增城县(44.0%),其次为清远华侨农场(42.04%)、曲江县(33.40%)和三水县(33.03%)。
裂变篇: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视。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十分重视流行地区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建国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防治血吸虫病看成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做过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决策,“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
在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历史中,陈心陶为防治血吸虫病作出重要贡献,起到关键作用。“金钱于我如浮云”,“娘不嫌儿丑,儿不嫌娘贫”,“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必须在自己的祖国”。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他谢绝亲友的劝阻和美国一些大学的聘请和挽留,毅然回国,到位于广州的原岭南大学医学院任寄生虫学科主任。
1950年夏,陈心陶受广东省人民政府的委托到四会县的一个有“大肚病”的地区进行调查,证实该病系血吸虫病。在1952年的血防研究总结中,陈心陶提出以改变生态环境方法消灭血吸虫病:丘陵疫区,应结合兴修农田水利建设,采用铲沟灭螺等措施;草塘沼泽疫区,则应结合生产围垦灭螺,不应依赖化学灭螺。
随后,陈心陶连续奋战20余年,摸清广东省钉螺的生态、生理、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规律与特点,并对血吸虫病的诊断、治疗、人体防护等方面进行广泛的研究。他根据这些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提出针对华南地区特点的一整套从控制流行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战略思想和计划,还提出以消灭钉螺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措施。后来,华南地区的防治效果充分地证明这一指导思想、计划和措施都是正确的,受到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医学界人士的关注和赞赏。
1956年,陈心陶先后到北京参加全国科研10年规划会议、全国政协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毛泽东曾三次接见他。陈心陶指出,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改变生态环境为主,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消灭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进而消灭血吸虫病。这一正确主张被中央采纳,仿效西方发达国家药物灭螺为主的主张被摒弃。消灭血吸虫病被列入国家十年科研规划。广东省成立由陈心陶及省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省领导任组长的省“除害灭病”7人领导小组(陈心陶任此职直至去世)。同年,苏联医学科学代表团来我国访问,对陈心陶领导的寄生虫学研究室的实验研究工作以及广东省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广东省委、省政府及流行区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把消灭血吸虫病纳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动员全省人民开展消灭血吸虫病斗争,掀起防治血吸虫病运动高潮。
1956年,省委、省政府和流行区各级党委、政府相继成立了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和防治血吸虫病委员会。省历届领导小组组长一直由省委或省政府领导担任,各流行县均指定一名县委副书记或县委常委分管血防工作。我省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始终是在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下进行的。同年,我省召开全省第一次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制定消灭血吸虫病规划,动员全省人民开展消灭血吸虫病斗争,随后,全省流行区迅速掀起了防治血吸虫病运动高潮。
1958年,省委作出关于在草塘流行区兴修水利,建立农场,开发草塘,消灭血吸虫病的决定后,迅速组织力量,掀起大规模围垦灭螺工程,为全省消灭血吸虫病打下了基础,并积累了经验。
1970年,省委、省政府再次组织消灭血吸虫病高潮,大搞血防水利、垦荒灭螺、改造钉螺孳生环境的群众运动。经过这次血防高潮,全省主要螺区基本上完成了环境改造任务,血吸虫病疫情大幅度下降。随后,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血防工作持续发展,终于在1985年实现全省消灭血吸虫病,阻断了血吸虫病的流行传播。
决胜篇: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查清螺情是消灭钉螺的前提,只有钉螺分布情况明,才能制订可行的灭螺规划,采取有效的灭螺措施。邓卓晖介绍,根据螺区地理环境、钉螺分布特点,我国钉螺分布大致分为湖沼、山丘、水网三种类型。我省根据本省螺区地理环境特点及钉螺分布特点,习惯分为草塘型和山丘田沟型两种类型。当年,草塘型的流行区包括三水、四会、清远、花县4个县及大旺、迳口、清远华侨农场,占全省钉螺面积94.75%;山丘田沟型流行区主要分布在粤北丘陵地带的仁化、曲江、翁源、英德县,东江水系的增城县以及珠江三角洲的南海、顺德县(输入型流行区),占全省钉螺面积5.25%。
在制定消灭钉螺措施时,我省充分考虑到草塘型螺区占全省钉螺面积94.75%,山丘田沟型螺区仅占5.25%的特点,将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消灭中间宿主钉螺作为消灭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同时结合反复查治病人、病畜,消灭传染源,从而达到杜绝新感染,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目的。
草塘型流行区灭螺措施主要是建堤围,筑山塘水库,修建电排站,防御外来洪水,减少内涝积水,然后开垦荒地,种上作物,改变钉螺孳生环境,辅以药物大面积灭螺。比如:四会县应用水淹灭螺的科研成果,采用鱼塘群的办法改造大面积低洼地的成功经验,为全省提供了借鉴。山丘田沟型流行区主要是开新沟、填旧沟,调整排灌系统,铲草土埋结合药杀进行灭螺。
1969年,我省在总结多年科研成果和防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消灭血吸虫病的认识,提出消灭血吸虫病的“水(利)、垦(荒)、种(植)、灭(螺)、治(查治病人、病畜)、管(管水、管粪)”六字综合措施,其中“水、垦、种、灭”就是我省消灭钉螺措施的高度概括。“水”字当头,只有解决了螺区水患,为开发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创造条件,才能达到消灭钉螺,阻断血吸虫病流行的目的。随后,我省通过实施血防水利、开荒扩种消灭钉螺、查病治病的三个攻坚战,加快了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步伐,终于在1985年实现全省范围消灭血吸虫病,转入巩固监测阶段。
血防事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是杀敌制胜的不变法宝。统计数据显示,至1985年,全省历年共组织了50多次万人以上参加的血防水利大会战,投资1.6亿元,完成血防水利工程6700多万m3土石方,共修筑堤围208千米,建电排站83座,装机容量26000瓩,筑山塘水库140多座库容1.5万m3,开河改河80.4千米,挖环山拦洪沟67.7千米,排灌渠300多千米。这些枯燥数据背后,是人民群众挥舞着坚实的臂膀,拿起一把把银光闪闪的铁锄,兴修水利、整治山河、决胜血防事业的生动写照。
水利设施完善后,草塘地区立即进行螺区大面积开垦荒地,根据不同环境条件种植水旱作物。1974年全省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后,全省流行区开展查螺灭螺,查荒灭荒大会战,要求各地把查螺灭螺和查荒灭荒结合起来,尽最大努力消除钉螺孳生地,各地还通过平整土地、建设方格化农田、改善耕作条件等措施,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生产效益。历年全省反复垦荒面积24156.79万㎡,扩种面积8000万㎡,其中种植水稻面积2000万㎡。
2016年3月18日,我省通过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农业、林业、水利等相关部委的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维持血吸虫病消除状态的复核考核,确认“广东省持续维持血吸虫病消除状态”。截至2020年,全省未出现本地新感染病例、病畜或阳性钉螺,维持血吸虫病消除状态。
(作者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通讯员: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处、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