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左)在波罗镇义诊
“谢谢您,李医生,您真是我的救命恩人!”英德一名31岁直肠癌患者林女士(化名)对这位省城帮扶医生感激不尽。2020年10月,广州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主治医师李洋离开省城,来到粤北山区英德,驻点英德市中医院肛肠科开展技术帮扶。半年来,李洋一天都没有闲着,他直言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喜欢操心、善于思考、乐于分享的人。他一次次深入基层,几乎走遍英德所有乡镇,把肛门直肠疾病科普知识带到乡镇卫生院,带给基层老百姓,致力探索出一条科普惠民的健康服务之路。
以技术帮扶为核心
“作为一名帮扶医生,一名党员,更想在这里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忘初心,用自己的专业和资源助力提升英德中医院肛肠科专科技术水平,帮助英德地区肛门直肠疾病患者解除病痛。”初到英德,李洋便结合帮扶医院及科室的发展现状,对自己的帮扶工作定下了长远且明确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步步落实。
英德之行,李洋不仅带来肛门直肠领域先进的专科诊疗技术、创新的诊疗思维和管理服务理念,还善于分析思考,发现各种问题并逐个攻破,尤其在专科治疗方面具有很强的预见性。他紧跟医学技术发展前沿,提出肛门局部手术以电刀及超声刀为主,减少剪刀的使用,达到手术时间短、降低原发性出血发生率的效果;针对术后疼痛,他选用超前镇痛,通过不同时间节点的预镇痛方式,合并中西医结合方法,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他还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根据临床经验拟定外洗方用于术后熏洗,顽固性便秘拟通便经验方等主方;针对术后尿潴留问题,实施多个时间节点艾灸疗法,大大减小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率。
在肛肠科,李洋坚持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每天除了上手术、出门诊、查房换药、病情追踪外,他更注重对基层专科医生的技术指导,常常组织开展教学查房,对异常创面的换药技巧进行针对性讲解,协助及指导主刀医生完成各类手术,选取典型病例做示范性手术,参与科室疑难病例讨论,开展专题授课等。
送专业科普下基层
帮扶以来,李洋根据英德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和群众健康需求的基本现状,结合英德市中医院肛肠科的发展特点,立足专科,面向基层,助力提高基层医院专科建设、科室管理、技术创新、科普服务等方面的水平。
为了助力英德市中医院提高知名度,让县级中医医疗资源充分惠及基层百姓,李洋花了不少心思去谋划。他与该院相关领导及科室联合探讨,与各乡镇卫生院取得联系,通过巡回开展便民义诊及免费专科检查、肛门疾病诊疗科普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等途径,向基层民众普及健康知识;并与当地医务人员交流,了解基层医院所需,有的放矢,高效帮扶,通过学术交流及技术指导,把肛门直肠疾病诊疗领域的新进展、新知识带到基层,得到多个乡镇卫生院的认可和支持。
只要一有时间,李洋就会深入基层,走近百姓,研究科普推广之道。目前,他已走进15个乡镇,计划帮扶期间走遍英德24个乡镇。他表示,下一步将以录制不同创面小视频及现场讲座、示范性操作等方式,对肛门疾病术后换药问题进行专题培训,向各乡镇推广,助力乡镇卫生院提高专科技术水平,解决英德乡镇地域跨度大、村镇百姓术后换药不方便等问题。目前这种方式已经在大湾镇卫生院实施,成效明显。
直肠癌患者的“救命恩人”
“我能解决的我就帮你解决,我不能解决的就找人帮你解决。”李洋常常这样跟患者“许诺”。不少乡镇患者慕名而来,大家都知道英德中医院有个广州来的李医生。
一次下乡做科普时,一名31岁的便血患者林女士(化名)找到李洋。林女士自述,近期在外院做了肠镜检查,诊断为痔疮,经相关治疗不见好转。李洋详细问诊后,结合患者症状,认为林女士并不像简单的痔疮患者,可能患更严重的疾病,建议再次进行肠镜检查,明确病情,但林女士因不久前已做相关检查,未听取李洋的建议。面对这名患者,李洋放心不下,加上患者微信,坚持跟踪她的病情,每天通过照片观察患者大便情况,持续几天后,更坚定了让患者做肠镜的决心。他耐心讲解,反复劝导,林女士终于同意再次进行肠镜检查,果然肠镜诊断为早期直肠癌。
对林女士而言,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而又庆幸遇到“贵人”。因为发现及时,林女士第一时间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成功顺利出院。如果不是李洋的坚持,林女士的病情可能被延误,甚至演变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打那以后,李洋成了她口中常常提起的“救命恩人”。
“我们肛肠科……”这是李洋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真正把自己当成帮扶科室的一分子,大到科室发展、业务技术,小到生活琐事、家长里短,他与科室的同事们互帮互助,无话不谈,在科室病人多、值班医生少、医疗工作强度大的困难时期,他还主动参与值夜班,减轻值班医生的工作压力。短短几个月,他们之间结下了深厚而牢固的感情,增进了工作中的合作默契,大家习惯喊他“洋哥”。
谈及是什么信念使他离开省城,来到粤北山区帮扶,身为党员的李洋表示,帮扶是一个体现党员先进性的良好机会,更是一名医生实现自身专业价值的平台,他很珍惜这个平台,也一直用实际行动努力着。
(作者单位:英德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