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其中,有些人属易感人群而备受肺结核的“青睐”,因此他们更应提高警惕,积极预防肺结核的发生。
老人基础疾病多 结核病容易“找上门”
自从老伴去世后,王大爷就很少到户外活动,闲来无聊,竟迷上了打麻将。他经常到棋牌室,不是上场,就是观战,每天像上班一样到点来、到点走。棋牌室开在居民家里,一个房间放了好几个麻将台,在这里老人居多,没事聊聊天,扯扯家常,不亦乐乎。尽管棋牌室空间狭小,没有窗口,还有不少老烟枪吞云吐雾,王大爷也不间断,经常去。不久前,王大爷胃口变差,有时候还咳嗽,就自己买些感冒药、消炎药吃,但没见好转。牌友们都劝他,天天咳嗽应该去医院看看。于是,王大爷让孩子陪着去医院看病,经医生详细检查后,诊断为肺结核。随后,王大爷的牌友们也都去结核病定点医院进行筛查,结果有两人也确诊肺结核。这件事在棋牌室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开始谈“核”色变,再也不敢去棋牌室了。
专家表示,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加上身体抵抗力低、器官功能衰退,常合并有其他疾病,如果发生结核病,症状不明显,极容易造成诊断延误。此外,若老年人患结核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会给治疗药物的选择带来困难。即使有合适的药物可以使用,也要担心药物副作用的出现。总之,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难度更大。因此,老年人更应该注意避免感染结核菌、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患上糖尿病 结核病也尾随而至
张大妈已有十多年的糖尿病史,刚确诊时她很认真控制血糖,非常注意饮食,但是时间长了就开始松懈,没有严格控制血糖。近日,她总感觉有点低热,还盗汗,经常咳痰,痰里面还带着血丝,这可把家人给吓坏了。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后,医生告诉张大妈,她患上了肺结核。张大妈要应对的可不仅仅是肺结核,而是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因此平时更应注意饮食和加强锻炼,必须控制好血糖。但张大妈总认为自己久病成医,不顾医生的反复叮嘱,以致肺结核病情反复加重。后来,经过医生和家属多次耐心劝说,张大妈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按医嘱稳定血糖并进行抗结核治疗,结核病症状明显改善,并最终治愈。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对于防治结核病同样不能掉以轻心。据调查,糖尿病患者发生结核病的机会是无糖尿病者的4倍以上。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常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和失调,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机体对结核病的易感性增高,结核菌很容易乘虚而入。
聚集性场所人群需格外提防结核病“偷袭”
除了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者,流动人口、学校人群、羁押人群等聚集性场所人群也要注意防范结核病“来袭”。
流动人口不少是来自经济欠发达、偏远农村等地区的务工人员,这些人员往往由于文化水平低、居住环境差、工作强度大、营养不良、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感染结核病。学生则由于学业繁重、学习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结核病。再加上这些人多居住在集体宿舍,一旦患上肺结核,就可能会传染给同宿舍或同居室工作、学习的人,产生聚集性的疫情。因此,这些重点人群都要慎防肺结核的“偷袭”。
7点健康措施严防肺结核“来袭”
为更好地预防肺结核,专家提醒重点人群应谨记以下几点:
1.定期体检。每年健康体检时应询问是否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如出现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有咯血或血痰症状要及时进行检查;有条件的地区,每年进行1次X线胸片检查;一旦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应主动筛查结核病,有利于早期发现肺结核,有效减少家庭和社区内传播,降低结核病疫情。
2.戴口罩。去医院探望肺结核患者要做好个人防护;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长时间共处一室,建议患者戴口罩;不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近距离、面对面交谈。乘坐密闭的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戴好口罩。
3.开窗通风。房间多开窗通风,保持居室的空气新鲜。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不对着他人打喷嚏或咳嗽。手绢要经常清洗消毒和在太阳下晾晒。
5.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畅、乐观情绪;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做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不吸烟、不饮酒、不通宵熬夜、不过度劳累。
6.控制慢性疾病。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要控制好慢性病,糖尿病患者应监测和控制好血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要规范治疗,控制艾滋病病毒载量。
7.某些疾病需进行预防性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进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有助于他们改善生存条件和延长寿命。
(医学指导: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 温文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