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
在《小猪佩奇》动画片中,“跳泥坑”是片中主角佩奇和弟弟乔治最喜欢的活动。大家可曾想到“跳泥坑”对于预防过敏性疾病有帮助?下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变态反应(过敏)科教授杨钦泰和主任医师陈壮桂带大家了解一下过敏和微生态。
过敏性疾病日益增多
动画片《小猪佩奇》中“跳泥坑”这种情节,对成年人来讲可能意味着“脏”,但小朋友们却感到非常欢乐和向往。小猪佩奇“跳泥坑”勾起我们童年暑期在田间池塘抓鱼摸虾的美好回忆,也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小猪佩奇“跳泥坑”的情节反复出现在动画片里,来自英国的作者团队究竟想表达什么?
两位变态反应(过敏)科的专家认为,他们在倡导一种真正回归和拥抱大自然的生活方式。“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将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人类与大自然“隔离”。研究证实,人们过多时间居住在“干净”室内,喝“清洁”的饮用水,虽然感染性疾病明显减少了,但是过敏性疾病却大幅度增加。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过敏性疾病(特别是以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为代表)患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全球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资料显示,全球约30%~40%的人受一种或多种过敏性疾病袭扰,发达国家的患病率明显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儿童。在欧洲,学龄前儿童过敏患者已经达到50%;在中国,近6年过敏性鼻炎患者增加了1亿人。
为什么会这样?
有专家表示,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得人类共生的微生物减少可能是主要因素。我们每个人身上居住(共同生活)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主要为细菌),它的数量是身体细胞总数的10倍之多。人体就像地球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人和共生微生物之间存在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科学家认为,共生微生物是人类的保护伞,是我们第二套基因组,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一个个体的免疫系统是否健康、成熟,取决于共生有益微生物是否一直与其发生良好的作用,也可以说“共生微生物主宰人类健康”。
人类经过约20万年的进化,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和免疫细胞形成共生平衡关系。多年来,共生微生物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但是,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城市化、剖宫产、非母乳喂养、抗生素滥用等),在极短的时间里,我们与微生物世界之间共生平衡的关系完全改变了。过去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命,为此我们强调生活在干净的环境中。然而,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等,让自己远离病原体的同时也破坏自身与有益微生物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使得免疫系统缺乏应有的锻炼而失衡,结果就是诱发过敏。
那该怎么办?
对此,专家认为,应该回归更加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国有句土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现代人听起来好像很荒谬,但放在过敏性疾病的范畴是有一定道理的。西方叫做“卫生假说”,指童年时期如果生活在太过干净的环境,缺少接触传染源、共生微生物(主要是肠道菌群、益生菌等)和寄生虫等,那么免疫系统就会因为缺乏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刺激而变得脆弱,对外来刺激往往反应过度,增加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所以,小时候在地上多爬爬,经常玩玩泥沙,多接触一些小猫小狗,有机会时像小猪佩奇一样跳跳泥坑(微生物的丰度很高),这样也许会更健康一点。“脏一点”其实并不可怕,这让我们的免疫系统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与环境中的微生物建立协调的互动,形成共生平衡关系。长大以后,身体才不至于遇到一点外来物质就过度反应,甚至大动干戈。
鼓励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
家长能够接受孩子们在“脏”的环境里玩吗?现实可能比较困难,家长需要在观念上进行微调。在欧洲发达国家,为了赶时尚亲近大自然,就连婚礼都在森林里举办。这时孩子们是最高兴的,一逮到机会就跑到小池塘里玩耍,与大自然的各种生物和丰富的微生物群亲密接触。他们可一点都不会觉得脏,这是孩子们的天性。然而家长的思维和反应却完全不一样。当看到孩子们在这么“脏”的小池塘玩耍时,家长往往惊慌失措。为鼓励孩子和家长多接触真正的大自然,在小猪佩奇的故乡英国,“跳泥坑”已经被搬进现实世界。这个活动不管对于孩子的生理还是心理,都是健康快乐的,还保护童趣,也有助于预防日益增多的过敏性疾病。给家长带来的麻烦不过是洗雨靴、衣服和给孩子洗澡而已。
当然,回归自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如致力于绿水青山的环境保护、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障食品安全等。我们难以左右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能改变的唯有提高自身的耐受性。研究发现以下方法可以提高机体对外来物质的耐受性,预防过敏的发生:支持母乳喂养,婴儿4~6个月后给予固体食物;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规律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通过健康饮食(高纤维饮食)促进肠道菌群协调平衡;只有在真正需要时才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发酵食物中的益生菌及其他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禁烟和拒绝二手烟(如父母吸烟会增加儿童患过敏性哮喘的风险)。
自然界大多数微生物都是有益的,努力与之做朋友,形成协调平衡共生关系,有助于构建健康的免疫系统,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