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编者语:“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这五年也是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迈向全民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20-12/07/004370.html

等待处理…

广东基本形成“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

2020年12月07日

编者语:“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这五年也是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迈向全民健康的五年,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卫生健康委策划召开了“巡礼十三五•迈向全民健康这五年”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卫生健康领域的新变化,以及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12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巡礼十三五”系列发布会(广东专场),介绍广东省“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工作进展成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主持发布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罗乐宣、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邓惠鸿、阳江市委常委阳西县委书记孙波等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从本期开始,要闻版将陆续编发本次发布会的主要内容,回眸我省“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的巨大成就。

广东基本形成“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

本委讯 “十三五”以来,广东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健康广东建设为引领,抓党建、强基层、建高地、促医改、保健康,一张蓝图绘到底,“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基本形成,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为全省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十三五”期间,广东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蹄疾步稳,实现“五个明显提升”:

一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公平性可及性明显提升。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15年的7.2%增长到2019年的9.1%。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数、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医师数,分别比2015年增长11.5%、17.7%、20.4%。居民10分钟以内到达最近医疗点比例达86.8%,较“十二五”末增长11.9个百分点。

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2019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数、高级职称人数、本科以上学历医生总量,分别较2015年增加28.8%、57.1%和83.3%。2020年上半年县域内住院率达到86.9%,其中11个县(市)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三是城乡居民看病就医体验明显提升。智慧就医服务覆盖100%的三级医院、90%的二级医院,“一键诊疗”“一站会诊”重塑诊疗流程,“一码通用”“一体服务”改善就医体验。

四是公共卫生治理水平明显提升。重大疫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病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广东抗疫工作得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

五是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人均期望寿命由2015年77.1岁提高到78.4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从2015年的11.56/10万、2.64‰下降到11.22/10万、2.08‰,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五个坚持”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坚持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区域平衡协调发展,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先后启动实施强基创优三年行动和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攻坚行动,统筹财政投入600多亿元,“软硬兼施”提升基层服务水平。硬件方面,改造建设189家县级医院、规范化建设10000间村卫生站、将人口大县的47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为县级医院,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软件方面,全面推行“一类财政供给、二类绩效管理”,落实“两个允许”,打破绩效工资“天花板”,实施三甲公立医院“组团式”帮扶,实现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县域全覆盖,分级诊疗秩序基本形成。2019年全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绩效考核,广东总分第一。

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强高水平医院建设,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进一步增加。投入150余亿元,建设30家高水平医院和广州呼吸、肾脏、肿瘤三大中心,委省共建“1+1+6”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施市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和三级公立医院激励方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儿童医疗中心落户广东。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广东获A以上等级医院28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同时,培育了100名医学领军人才、1000名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建设了100个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三医联动,深化医改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以加快建设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为引领,统筹推进五项制度建设,同步推进公共卫生、中医药传承创新、“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改革创新。率先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广东连续五年均有一项改革被评为全国医改“年度十大创新举措”,广州花都“村稳”改革、深圳罗湖医院集团、港大深圳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阳西县域医共体建设等多项改革全国推广,广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案例,入选中央组织部组织编选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广东医改“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全国贡献了广东智慧。

坚持预防为主,完善重大疾病联防联控机制,公共卫生安全“大堤”进一步筑牢。建立粤港澳和泛珠三角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完善监测预警多点触发机制,科学快速有效防控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寨卡病毒病等新发突发传染病,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广东创造性提出“三道防线”、社区“三人小组”、流调“三同时”等做法,创造了十四项全国率先,广东是除湖北武汉以外首先发现第一例新冠肺炎临床观察病例的省份,为国家防控大局贡献了广东方案、广东经验。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市县级慢病机构推行“一类财政保障、二类绩效管理”,建立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责清单,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挂镇(街)疾控中心牌子,推动医防融合发展。

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健康广东行动,人民群众健康素养进一步提升。构建健康广东建设“1+N”政策体系,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18个专项行动。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推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强化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全人群健康素养。深入推进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挖掘岭南传统中医药现代价值,启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推动岭南中医药传承创新。

下一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总书记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总定位总目标,完善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抓好卫生健康改革举措的落地见效,不断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高水平医院勇于担当

广东省在2018年实施了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以来,高水平医院围绕技术、科研、人才、专科、制度、示范等六大任务加速发展,成效初步显现。

一是在发展前沿医疗技术方面,开创了多项全国乃至全球顶尖技术,比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全球首例无缺血肾移植手术,全球首创无缺血肝移植技术。

二是在高水平临床科研平台方面,取得了85个国家重点研发和科技重大专项、187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荣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深圳获批1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三是在拔尖医学人才方面,通过自培和引进新增16名院士、12名长江学者、31名国家杰出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2名“百千万人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四是在医学专科建设方面,获得了15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遴选了100个省级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并对在全国排名前列的重点专科实施激励政策。

五是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方面,注重加强绩效管理与评价,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广东获得A以上的医院28家,数量居全国首位。

六是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方面,广东充分利用委省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机遇,通过联合创建、设立分中心、建立协作单位等多种模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2019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同建设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综合类区域医疗中心和6个专科类的区域医疗中心。今年,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相继落户广东。

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中,高水平医院勇于担当,充分发挥高水平医院的龙头作用,其中有16家高水平医院成为省级定点收治医院,救治专家组由钟南山院士领衔,有500多名专家加入,涵盖呼吸、感染、重症等学科,他们到全省各地驻诊或巡诊指导。广东建立了三级诊疗制度,有远程会诊、有专家巡诊,还有驻诊,高水平专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障了所有患者都能得到最好救治。24家高水平医院抽调937人支援湖北,占全体支援人员的37.6%。比如中大附一、附二、附三这三家高水平医院都一次性派出了超过130余人支援湖北的队伍,逆行出征,驰援武汉,驰援湖北。在高水平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支撑下,截至12月2日,广东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97.8%,死亡率0.4%。

基层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明显增强

基层人才是制约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医疗水平提高的难点和堵点。在这方面,广东省先后出台了多项措施。

据统计,近三年来,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招聘8500名专业技术人才,基层卫生人才得到有效补充,新增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5140人。直接认定基层副高级职称人才95人。基层卫生人才结构明显改善,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均收入稳步提高,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县域医共体实行统招统管统用。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对人才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县域医共体实行统招统管统用。招聘的主体是县域医共体,解决了“进得来”的问题。“2009年医改以后,乡镇卫生院是一类财政供给,县人民医院是二类财政供给,现在是医疗共同体,就解决了‘流得动’的问题。”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表示。

实行一类财政保障、二类绩效管理。广东实行一类财政供给、二类绩效管理,实行六个允许,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倾斜、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这些举措效果比较明显,比如英德市波罗镇卫生院原来实行一类财政管理,整个卫生院就剩下6位医务人员,其中有医师资格的就是院长,院长出去开会就要关门。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后,这个医院很快吸引了人才,前年有20名职工,有中级职称3名,有初级职称15名,成效明显,解决了让人才留得住的问题。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在边远山区,政府有补贴,每个月补贴一定数量,鼓励基层卫生人才到基层医疗机构。广东对基层的事业费也增加了下拨量。

事业上要有奔头。人才进得来、流得动、留得住以后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事业上要有奔头。在基层,病例少,想要晋升职称非常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广东有两套职称评定体系,基层有个专门对基层倾斜的职称评定系统,具体来讲就是如果在基层获得中级职称后,连续在基层工作满10年,就直接认定为副高,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看论文、看外语。这很好解决了基层人才事业上有奔头的问题。”段宇飞表示。同时,在县域医共体里要求县级医院选派人才挂职到基层,开展组团式帮扶、基层人才跟班学习,以及开展联合病房、联合查房、联合门诊、联合手术等方式,全面带动提升医共体内各基层成员单位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

此外,过去几年,广东还开展了“填洼计划”“三羊行动”等多项吸引人才的举措,对基层人才“引得来、流得动、留得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广东还安排5000多名城市三甲医院的专家下乡支医,为欠发达地区培养了一万多名紧缺医务人员。另外,广东订单定向招收医学生,由2015年每年招400名增加到今年每年招2000名。这些订单定向培养的学费都是省财政出资。而且广东还实行一个政策,不是订单定向培养的,如果到基层来,退回大学期间四年的费用等等,这些政策都对基层人才建设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三甲医院“组团式”帮扶实现大病不出县

2018年,广东选择了14家县医院开展组团式帮扶,在总结一年实践的基础上,2019年全省有54家三甲医院加入组团式帮扶,实现全省57个县78家县域医院全覆盖。

两年多来,通过组团式帮扶,广东共有3000余名基层卫生人员到支援医院进修学习,10.3万余名本地医务人员接受了培训,有1422项适宜技术在基层推广,受援医院申请并立项137项科技项目,医院的人才素质、专科能力、管理水平较快提升,门诊和住院人次大幅增加,越来越多居民选择就近在家门口看病,广东今年上半年县域住院率达到86.9%。

“组团式”帮扶,主要是解决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帮什么。“组团式帮扶和以前传统的帮扶不同,先把脉,再开药方。根据需要帮扶的医院,它缺什么我们帮什么。再根据这个县病人转出到市里、到省里看病比较多的,就说明这方面的学科比较弱,这是解决帮什么的问题。”段宇飞表示。

二是怎么帮。院包院、院包科、科包科,一个三甲医院负责某个县医院,就要对把脉开出的药方负责到底,以院包科、科包科等形式进行帮扶。帮扶两个方面:技术能力水平提高和管理水平提高。一个医院发展除了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外,医院管理也非常重要,除了帮助提高技术水平,还要帮管理,把三甲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带到帮扶医院去。广东帮扶采取两种形式,第一个是规定每个帮扶医院有一名队长和四名队员,服务一年后轮换。第二个是柔性的。每年负责帮扶的医院,至少派出不少于20人四批次的柔性帮扶。

“有的两三个月,有的半年,根据被帮扶对象的需要进行全面帮扶,这是要解决怎么帮的问题。”段宇飞强调,“再有,我们反复强调‘组团式’帮扶就是要动真刀真枪,不能搞花拳绣腿。我们有明确的要求,要求中级职称以上,要派就要派骨干,要能发挥作用的骨干力量,这是广东解决怎么帮的问题。”

三是帮得怎样。“我们有一个中期评估,最后要进行考核,用指标来衡量。比如这个医院最初定的方向,哪个学科要达到什么水平,就用具体指标来衡量。”段宇飞介绍。

“我们这个计划是列入组织部门的强基层方案当中,组织部门和我们一起进行考核,最后要进行验收。现在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两年,有初步成效。”段宇飞表示,“我这里有个例子,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帮扶下,化州市县域内的住院率已经从2016年的72%提高到今年的87.4%,实现了大病不出县。所以,我们一定要用指标说话,现在有个中期评估,到最后整个帮扶结束还有考核,就解决帮得怎样的问题,而不是应付式的帮扶。”

(编辑部)

栏目:巡礼十三五·迈向健康广东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