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医院援鄂医疗队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来,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中医药局的统一部署,广东省中医院(以下简称“省中医院”)党委先后派出9批共88名队员驰援湖北,分别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武汉市汉口医院、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荆州市中心医院、监利县中医院等医院救治患者。战“疫”期间,省中医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医疗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打出中医药“组合拳”,使1+1>2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彰显出中医人的大医精诚。
精准施策 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疫情发生后,省中医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将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应急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小组,压实防控主体责任。
期间,省中医院在24小时开辟了隔离病区,60小时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4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应急医疗队火速集结,确保疑似病例“零漏诊”。同时积极推动“互联网+”抗疫,推广手机自助办理入院、智慧药房、网络在线咨询门诊,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两手抓、两不误,确保院内“零感染”。
党旗引领 筑起打得赢的战斗堡垒
在抗疫中,省中医院广大党员以身作则,弘扬“抗非”烈士叶欣精神,283名党员医务人员第一时间报名支援湖北,89名援鄂、援外医疗队队员无畏逆行,432名党员坚守在发热门诊、急诊、隔离病区、核酸检测实验室等距离病毒最近的岗位,在这期间,该院有340名医务人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援助湖北医疗队和援助雷神山医院医疗队两个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该院党员队员率先进入隔离病区,18名队员在一线入党,其中有2名党员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中西并重 彰显中医药抗疫的担当
省中医院援鄂医疗队坚持中西医协同,综合运用中药汤剂、中成药以及外治法和传统疗法,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缩短住院天数。该院医护团队相互协作,率先开启中医特色技术在湖北抗疫一线的应用。他们还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用真情呵护新冠肺炎患者身心健康,唤醒隔离病区盎然生机。
在救治期间,省中医院组织专家远程会诊湖北危重患者7次,群策群力提供最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该院援鄂医疗队接管了3个病区,累计收治患者229例,其中重症及危重症116例,中医药使用率达100%,竖起了中医抗疫的标杆。
此外,在国际抗疫中,省中医院副院长李俊还被委任为中国赴马来西亚抗疫医疗专家组组长,率队开展国际支援,在援助马来西亚抗疫期间,与当地政府、社会各界分享中国经验,展示了中国方案、中医经验、广东做法。
科研攻关 展现中医科技硬核力量
抗疫期间,省中医院也重视科研攻关,参与制定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至第七版)》,并选派“抗非”老将张忠德等参与省内危重患者救治,牵头制定《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
疫情防控期间,省中医院获相关专利5项,牵头实施我国唯一的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创新药物——“化湿败毒颗粒”Ⅲ期临床研究。该院开发“扶正解毒颗粒”治疗重型新冠肺炎获得广东省抗疫重大成果。同时还组织编写出版全国首部抗疫相关学术专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医案精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证护理案例精选》,获得广泛关注。
(省中医院 供稿)
栏目:弘扬抗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