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为患者进行针灸 越秀局 供图
工作日上午,广州市越秀南路的越秀区骨伤康复医院中药室门口开始排队,不少患者和家属在等待取药、敷药。“我扭过两次腰,这个药的效果很好。”街坊马女士表示,每次都是到医院敷药,因为自己带回家不能保证效果。“这里的扭腰治疗最厉害,平时一点小问题我就在社区看了。”街坊张阿姨一直都看中医,平时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药。
如今,越秀区18个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按标准建成了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设置有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了中医诊疗设备,能够运用6类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基层常见病、多发病。
作为医疗强区,越秀区以建设中医药强区为抓手,强基层建网络,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首家社区中草药博物馆,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得益于良好的基础,2009年,越秀区获得“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2019年通过了国家对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复审。
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网络
为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中医药多元化需求,越秀区构建了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区妇幼保健院为辅助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网络。搭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平台,指导中医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治未病”科室建设,配备中医体质辨识软件和诊疗设备,实现“未病先防”,群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针对重点人群,开展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为老年人建立中医专档,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传授四季养生、穴位按摩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建立以区妇幼保健院为指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的中医儿童保健干预管理模式,在儿童进行常规体检的过程中加入儿童中医体质辨识、中医饮食起居指导和中医穴位按揉方法指导等中医保健干预内容。
2019年,该区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8141人次,为0~36个月儿童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20180人次。
探索中医药产业化
6月19日,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服务平台落户越秀区中旅健康产业园。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当天,广州市大湾区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中心与广州市越秀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越秀区第二中医医院、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意味着广东省在探索中医药产业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广东有丰富的中药院内制剂资源,全省传统中药制剂品种文号就有近2000个,目前约有70多家医院在生产。广州市大湾区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中心主任吴育雄称,如果对“院内制剂”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推动其获得国药准字号,不仅可以惠及更多的病人,造福社会,还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全省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平台落地后,将开放全科医生系统为基层医疗工作者提供临床决策、临床实践等智力支持。
如果说平台能够帮助促成院内制剂转换,那么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技术转化中心则将助力健康产业体系提升。
6月29日,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技术转化中心揭牌。首批5位特聘专家和6家机构已正式入驻,包括大湾区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中心在内的6家企业获得首批入驻金钥匙,标志着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技术转化中心已正式起航。未来,这6家机构将分别为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不同方面的服务。如中山大学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中心将提供科技创新、孵化培育、金融支撑服务,助力引进优质科研成果项目进行转化。
巷子里的博物馆
走在越秀区大沙头路可偶遇一家博物馆,馆外矗立着李时珍、葛洪和赵佗三位岭南中医文化代表人物的雕像。广府本草博物馆位于密集的居民社区,作为首家社区中草药博物馆被市民称为“巷子里的博物馆”。
2017年广府本草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为公众免费提供本草文化展示、养生知识推广、本草实物及图文介绍、青少年科普、药膳汤膳养生茶体验、保健类书籍及本草药典借阅。馆内共设置了广府本草历史文化展示区、本草养生区、科普区、体验区及百草园五个功能区。广府本草博物馆馆长介绍,馆内共收藏药物标本300余种,医药古书500余册,相关器具100余种。
广府本草博物馆只是越秀区在推进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中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越秀区不断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推进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越秀区还鼓励将区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以及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加以整理、研究和利用。
2017年,省名中医、广州市正骨医院院长黄崇博成立了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霍力为、庾伟中为学术继承人;区中医医院建立起以市名中医黄仕沛、区名中医陈国成为指导老师,潘林平等为学术继承人的中医师承队伍,并在2018年设置了以黄仕沛为核心的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街社卫中心蛇串疮中医特色治疗获省、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按规定开展传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