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哺乳姿势
母乳是宝宝理想的天然食物,能增强宝宝的免疫能力,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但对于很多新手妈妈而言,关于母乳喂养的知识及技巧还不是很了解,正确的喂养姿势、哺乳期的护理、宝宝的护理等都需要妈妈们掌握,那么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有哪些呢?
1.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
对婴儿:
(1)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有助于婴儿发育。
(2)易消化,易吸收。母乳中含生长因子、胃动素、胃泌素、乳糖、双歧因子(可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在肠道的生存),以及消化酶、乳糖酶、脂肪酶等成分,有助于消化。同时,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更适应宝宝的需要。
(3)保护婴儿免于感染,预防腹泻,预防呼吸道感染。母乳中含免疫球蛋白G、特异性分泌型免疫球蛋白、铁蛋白(抑制肠道致病菌生长繁殖)、溶菌酶、白细胞及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成分。宝宝6个月内建立的初步免疫很大部分是通过母乳喂养来完成的。
(4)有利于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宝宝神经系统发育。
对母亲:
(1)有助于母婴结合,产生一种密切并充满爱的联系。
(2)有助于推迟再一次妊娠。
(3)帮助子宫收缩到以前大小,减少阴道出血,预防产后出血。
(4)减少母亲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保护母亲健康。
(5)消耗母亲多余脂肪,保持母亲身材。
对家庭:
(1)经济:可减少人工喂养费用;还减少婴幼儿患病概率,从而减少医疗开支。
(2)方便:母乳干净卫生、温度适宜、携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哺乳。
对社会:
(1)母乳喂养的孩子身体素质好,不易患病,有利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2)母乳喂养的母亲对婴儿慈爱,有助于小儿智能、社交能力的发育,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安定。
2.什么是纯母乳喂养?
纯母乳喂养是指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喂哺婴儿,不添加任何食品和饮用水(药物、维生素、矿物质除外)。
3.母乳喂养应持续到宝宝多大?
纯母乳喂养持续至宝宝6个月内,然后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纯母乳喂养可增加母婴之间的感情,预防乳胀,减少因添加任何食品引起的乳头错觉、小儿过敏反应,避免因添加食品减少婴儿吸吮次数而引起的乳汁分泌不足,增强婴儿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4.宝宝刚出生时最重要的促进母乳分泌的措施是什么?
分娩后早接触、早开奶是促进母乳分泌的重要措施。具体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1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正确有效地吸吮母亲乳头,不少于30分钟。
另外,在住院分娩后应保证母婴24小时同室,即医疗及其他操作每天母婴分离不超过1小时;以及按需哺乳,保证母亲有充足的睡眠和营养,这些都能较好促进乳汁分泌。
5.妈妈哺乳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哺乳时抱好婴儿的四个要点:
(1)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
(2)婴儿的脸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3)母亲抱着婴儿贴近自己;
(4)若是新生儿,母亲不只托他的头部还应托着他的臀部。
哺乳时妈妈托起乳房的正确方法:
(1)用手“C”字形托起乳房;
(2)食指支撑着乳房基底部;
(3)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
(4)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
哺乳时婴儿口唇衔接的正确姿势:
(1)婴儿嘴张大;
(2)下唇向外翻;
(3)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
(4)面颊鼓起呈圆形;
(5)婴儿口腔上方有较多的乳晕;
(6)慢而深地吸吮,有时突然暂停;能看到吞咽的动作或听到吞咽声。
6.母乳喂养是按时哺乳还是按需哺乳?
应该按需哺乳,也就是当孩子饿了或母亲乳房胀了就应喂哺。喂奶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受限制。
按需哺乳能保证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满足孩子的口欲,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频繁有效的吸吮能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加速产后子宫的复旧,并且预防奶胀。
7.妈妈在患病等特殊情况下可以母乳喂养吗?
母亲患病时,体内即产生抗体,在哺乳时婴儿从乳汁中可以获得,这是对婴儿最好的保护。患一般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母亲没有必要停止哺乳,母乳喂养并不增加婴儿患病的概率。
但如果母亲不幸感染了艾滋病,则宝宝应该进行人工喂养(当人工喂养是可接受、可行、支付得起、可持续的),避免母乳喂养(当无法满足人工喂养条件时,可纯母乳喂养,并且尽快转为人工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即杜绝母乳和代乳品混合喂养)。
对于感染乙肝病毒的母亲,现有证据表明,虽然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的乳汁中存在乙肝病毒(HBV),但母乳喂养不增加额外的HBV母婴传播风险。无论孕妇HBeAg阳性还是阴性,都应鼓励新生儿母乳喂养,且在预防接种前就可以开始哺乳。新生儿出生后12 小时内如果已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有免疫力,母亲乳头皲裂或损伤出血、婴儿口腔溃疡或舌系带剪开等损伤者均可哺乳。
无需检测乳汁HBV DNA水平。乙肝孕妇在妊娠期抗病毒预防治疗的,如果产后立即停药者,鼓励母乳喂养。产后继续服药者,药物虽然可通过乳汁分泌,药物说明书也建议服药期间不能哺乳,但研究显示,婴儿经母乳吸收的替诺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浓度远低于胎儿宫内暴露期间吸收的药物浓度;孕妇产后短期服药且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也并没有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因此,建议产后短期继续服药者(如产后1个月)仍可坚持母乳喂养。产后需持续服药时母乳喂养对婴儿不良影响的资料有限,但结合母乳喂养的益处且已有的宫内药物长期暴露并无严重不良影响,可考虑母乳喂养,但须密切观察药物对婴儿是否存在不良影响。
感染乙肝病毒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喂奶前应洗手,预防乳头皲裂。
(2)婴儿和母亲的用品不要共用。擦洗用的毛巾、脸盆,喝水用的杯子都应该独立使用。
(3)定期对婴儿进行乙肝抗原抗体检测。
8.妈妈上班后如何继续坚持母乳喂养?
(1)鼓励母亲在单位每3小时应挤一次奶,下班后可继续母乳喂养。挤出来的奶放在冰箱内保存,冷藏室保存24小时,第2天用小勺小碗或奶瓶喂哺婴儿。
(2)母乳保存时限:常温25~37℃4小时,15~25℃8小时;冰箱冷藏室(4℃以下) 24小时;冷冻室(-18℃以下)3个月。
(3)正确解冻和加热母乳:冷冻乳汁放在冰箱冷藏室解冻,使用前在37~40℃温水里加温。解冻了的母乳可在冰箱里(4℃以下)存放24小时。加热过的母乳未吃完应丢弃。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李兵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