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女性都听说过“四物汤”,它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方,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已有千年历史,被称为妇科圣方。由于组方简单,药材常见,很多人会自行使用。不过,中医专家提醒,四物汤毕竟是药物,不宜随意服用,应辨证使用。
主补血虚 辅调血滞
四物汤的出处最早可追溯到《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这是唐代蔺道人的个人行医笔记。原文这样写道:“四物汤,凡伤重肠内有瘀血者用此。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和川芎,上各等分,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官方收录四物汤的书籍是北宋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是奠定四物汤成为“妇科第一方”的基础。可见,四物汤是中医用来补血调经的重要方剂。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邓聪介绍,四物汤有补血调血的功效,适用于营血虚滞,表现为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唇爪无华、妇女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质淡等。简而言之,血虚是四物汤的主证,血滞是其兼证。
四药等分 相辅相成
在四物汤的配伍中,熟地黄补肾填精、滋养阴血,为补血要药,故为君药;当归为养血调经要药,兼具活血作用,为臣药;佐以白芍养血益阴柔肝,川芎行气活血。此方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共奏补血调血之功。
“虽然关于四物汤中四药的使用剂量,原文四药等分,未分主次,但是使用本方时,应视病证而定。即便是君药也可视病情需要而改变用量。若取补血之效,当重用熟地黄;若作调经之用,应以当归为主,加大剂量;若用于活血,可重用当归、川芎为君,且将白芍换为赤芍。”邓聪指出,四物汤是补血的基本方,也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凡一切血虚证及月经不调证,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八珍汤”和“十全大补汤”便是由四物汤衍生出来的补益方剂,临床运用亦十分广泛。
八珍汤是“气血双补”的代表方。全方八味药,由补气之首方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与补血之首方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组成。该汤有补益气血的功效,用于治疗气血皆虚诸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食欲减退等。十全大补汤则是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和肉桂。该汤有气血双补、助阳固卫的功效,用于气血不足、久病虚损、面色萎黄、精神倦怠、疮疡不敛等。
经方可作茶饮药膳
邓聪表示,目前在临床上四物汤多使用以下剂量:熟地黄15~30克、当归10~15克、川芎6~10克、白芍10~15克,可随证加减。四物汤作药用时,将药材洗净,放入锅中(建议最好使用砂锅)慢熬20~30分钟,将药汁倒出,重复煎煮1~2次,再将所有药汁混合即可。
另外,四物汤味道比较好接受,也可直接将四味药泡水作茶饮用。将洗净的药材放入保温杯内,倒入开水,加盖10钟左右即可。若想使此汤的味道更甜,可在汤中加入适量的红糖、红枣或枸杞。另外,还可将四物汤搭配鸡、瘦肉等肉类煲汤。将药材洗净后与其它处理好的食材,如鸡、排骨等,一起放入锅中炖。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月经量多或是其他原因出血引起贫血,切不可擅自服用。若在服用四物汤后出现了上火的现象,应及时咨询中医师,看看自己是否适合服用此汤。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 邓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