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虽然胸痛表现可轻可重,但这有可能是心脏给出的重要提示,不容轻视。当出现胸痛时,有的人花时间打电话托人咨询医生朋友,有的人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19-10/21/005775.html

等待处理…

胸痛切勿拖延 牢记两个“12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黄璀玥 郭国锋
2019年10月21日

图一
图一

虽然胸痛表现可轻可重,但这有可能是心脏给出的重要提示,不容轻视。当出现胸痛时,有的人花时间打电话托人咨询医生朋友,有的人怕去医院想要熬一熬挺过去,有的人痛过一阵之后以为没事就不管了……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在“玩命”。胸痛与许多致命性疾病相关,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主动脉夹层等。它们的常见症状就是胸痛,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极高。对于急性胸痛患者来说,早识别、早呼救、早确诊、早救治十分关键,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延误都会影响救治效果。

胸痛可关乎生死 及时救治是关键

某一天深夜,七十多岁的张伯(化名)睡觉时突然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胸痛、胸闷、心悸和头晕。张伯不想在半夜打扰家人,打算等天亮之后再去医院,于是自行服药后继续睡觉。第二天早上,家人发现张伯已经没有意识,紧急送往医院后证实张伯因心肌梗死不幸去世了。

而六十多岁的陈叔(化名)则比较幸运。某一天傍晚,他在荔枝湾涌散步时突然感到胸痛、头晕。由于陈叔有“经验”,知道胸痛不能拖,让同行的朋友马上打120把他送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胸痛中心。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医生立即开启绿色通道,为陈叔进行手术。术后陈叔在心血管内科病区观察两天便出院了。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陈晞明解释,心肌梗死就是为心脏供血的血管被堵塞,无法为心脏供血,导致心肌细胞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类型。超过6%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出现症状的48小时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不少患者胸痛过后,以为熬过去了就没事了,但有可能随之发生真正“要命”的室速或室颤,这是导致胸痛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陈晞明表示,当时陈叔的情况相当危急,到达医院出现了4次室颤并伴随休克等。医护人员一边争分夺秒地开通血管,一边持续不断地给他做心肺复苏、电除颤和补液,最终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由于陈叔一发现胸痛就及时来到医院,而且胸痛中心对患者开启绿色通道,陈叔从到达医院到手术结束仅用时约60分钟,这才让陈叔这次“九死一生”的经历最后能有个“圆满”的结局。张伯虽然同样出现胸痛,但由于不愿意打扰家人,“熬到天亮”再说,耽误了最佳的救治时间导致死亡。

持续胸痛或是心梗 过半数患者有先兆

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表现。50%以上的心梗患者在发病前数日,常感觉胸前区疼痛、乏力、胸部不适,持续时间较长,可放射至手臂、背部或头颈部。发作时有些患者甚至有濒死感。即使服用硝酸甘油也不能缓解。有些人疼痛部位不典型,可能在上腹部,易被误认为是胃疼。此外,心肌缺血时通常伴有气短、喘息,频繁恶心、呕吐、烧心、嗳气和上腹胀痛(女性常见)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发生肠胀气,严重者可发生呃逆。这是坏死的心肌细胞刺激和心输出量下降,组织缺血所导致的。另外,急性心肌梗死可并发心力衰竭,出现持续咳嗽或喘鸣、咳血痰、肢体水肿等症状。也有大约1/4的心梗为沉默型,没有胸痛或新发症状,而仅有其他部位的疼痛,这种情况多见于糖尿病患者。

总之,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各不相同。多数患者起病会像暴风骤雨那样迅速,但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同样可致命,甚至更为凶险。此时患者可能突发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心源性休克或猝死,不可掉以轻心。

遇到胸痛马上求救 两个“120”是重点

对待胸闷、胸痛,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哪怕到了医院后发现是“虚惊一场”,也总比因疏忽大意而酿成悲剧好。急性胸痛起病后12小时内处于极度高危期,发病后随时可能出现心跳骤停、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和心源性休克。陈晞明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心脏会减少向身体各个组织器官供血。这就像一个工厂没有了供电,所有的生产流水线都会因为停电而停产。未经积极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平均死亡率在15%左右,该病致死、致残率高,早期容易突然死亡。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早发现、早救治尤为重要,其黄金救治时间是120分钟。如果患者在120分钟以内能够得到正确的救治,可大大减少心肌细胞坏死面积。心肌细胞坏死面积的大小直接决定患者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以及日后生活质量的好坏。

若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疑似心肌梗死的症状,要牢记“两个120”:第一,“有胸痛,要拨打120”;第二,提醒所有人争取“黄金120分钟”。拨打120后,应保持电话畅通,确保120的话务员可随时联系沟通。此外,患者应平躺休息,放松心情,避免紧张,保持周围环境空气流通。应在急救专业人员指导下用药。若有条件,应测量患者血压、心率,予以吸氧。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朋友,都切忌有侥幸心理,拖延就医时间。此时,打电话找亲戚朋友或者非专科医生朋友咨询,或服药后等待病情自行缓解,或熬一熬看看有没有好转,这些做法均不可取,应争取时间到就近医院进行诊治。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陈晞明)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