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距离开学还剩1周,不少人可能又开始调侃,大型灾难片《开学》即将上映:刚入园的小朋友哭哭啼啼不想离家,小学生不愿早起,中学生情绪低落……然而,仍未到开学之日有的孩子已提前出现“开学恐惧症”,甚至有些家长也跟着焦虑起来。
开学就意味着失去自由
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学期开学前小严(化名)都会闹上一阵子“开学恐惧症”,越是临近开学就闹得越凶。
“唉!还有15天就该去上学了,我该怎么办呀!”“唉!还有10天就该开学了,真烦呀!”……这是小严最常见的倒计时方式。她每天随时都会毫无征兆地发出这种慨叹。每天慨叹的次数还会随着开学日期的临近而逐渐增加。每到这个时候,家里人也因此而变得紧张。
其实,小严并不是不爱学习。她是老师眼中标准的好学生,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即使在假期也不会松懈,总是认真完成作业。
“一想到要背着手、直挺挺地坐在椅子上,我就浑身不自在。”小严说,如果上学能像在家里那样自由自在,她愿意一辈子上学。对于即将上四年级的小严来说,上学意味着失去自由。
小严生活在一个省会城市,但出生后不久就被父母送到了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在乡下,她每天都无忧无虑地到处“疯跑”,做了几年自由自在的“小鸟”。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小严4岁时总算回到城里上幼儿园,“小鸟”被关进了“笼子”里,可是她怎么也无法适应这种规规矩矩的生活。父母本以为过一两年小严就会适应学校生活,没想到都快上小学4年级了,她的情况依然没有好转。
“开学恐惧症”是心理问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周伯荣介绍,有近30%的学生可能在开学前后的一两周内,由于不适应从假期模式切换到上学模式,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开学恐惧症”。“开学恐惧症”是一种心理适应问题,严重者可发展为心理疾病。多数有“开学恐惧症”的孩子面对开学或上课时,会出现一些身体症状,如食欲不振、腹痛、头晕、发热,以及不良情绪,如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乱发脾气等。有些孩子甚至会严重失眠,有“拔毛癖”等异常行为。其实,这些都是焦虑、厌学的情绪在人的行为上的直观表现。
周伯荣解释,厌学的情绪在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会有,比较多见于年龄小的孩子,尤其是处于叛逆期的12~16岁少年更多见。其主要表现是不愿意学习,有自我的主见的时候,会和家长产生冲突;或在小学升初中,面对升学压力的时候,不想去学校上课;或是因放假作业量很大,没有完成作业,对于开学、回学校产生恐惧,会有一种“我不敢回学校”“我讨厌上学”的想法。另外,有的孩子出现“开学恐惧症”,是因为在假期玩得太尽兴,对学习的兴趣锐减,或是因为假期时的作息时间与上学时的相差较大。
年级越低、自制力越弱的学生,“开学恐惧症”的症状就越明显,恢复时间也比较长。其中,过于追求完美、学业优秀的学生,心理素质低或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以及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容易患上“开学恐惧症”。
家长应重视并及时疏导
对此,周伯荣提醒,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开学恐惧症”的危害性,以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开学前后,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假如孩子一时无法适应,家长应予以监督和帮助,让孩子的心理逐步从“放假”中脱离出来。开学前后,家长还要多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及时解决孩子出现焦虑情绪等问题。对一些有排斥开学心理的孩子,可以多给他们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明确意识到假期已经结束的现实和接受自己是学生的角色。强调孩子到学校与同龄人交流沟通的快乐和重要性。降低对孩子学习成绩和作业质量的要求,让孩子敢于接纳没有完成假期作业的现状。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心情的放松,令他们以愉快和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另外,如果家长疏导无效,孩子问题严重,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寻求心理科医生的专业意见。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 周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