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旧事回放】 20世纪50年代,广州率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序幕从金花街拉开。当地党委政府带领群众挖沟渠、建公厕、清垃圾,金花街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19-08/26/005969.html

等待处理…

“金花”不言 暗自飘香

—— 一条广州老街的爱卫记忆

策划、采写:朱琳 通讯员:何伟杰
2019年08月26日

金花元件组联工为居民扫灰水
金花元件组联工为居民扫灰水

居民区开展除四害工作
居民区开展除四害工作

爱卫文化长廊中的石板雕刻题词锦旗 朱琳 摄
爱卫文化长廊中的石板雕刻题词锦旗 朱琳 摄

机关工作人员在荔湾会场劳动
机关工作人员在荔湾会场劳动

【旧事回放】 20世纪50年代,广州率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序幕从金花街拉开。当地党委政府带领群众挖沟渠、建公厕、清垃圾,金花街从“三臭街”蜕变为“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模范单位”,闻名全国。

广州市金花街的卫生史,从这一年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1952年,金花街居民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号召,挖沟渠、建公厕、清垃圾,一举改变了“三臭”面貌。时年12月,全国第二次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金花街被评为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模范单位,并获得有毛泽东主席亲笔题有“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字样的光荣锦旗。

之后,时任金花街党委书记冯宏侁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52年以后,金花街搞卫生的传统没有改变。”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道退休干部何锦泉告诉记者,“老一辈人说,我们退休了,这面旗帜你们要保住。怎么保住?用自己的汗水把它擦干净!”

这一句嘱托一辈辈传承,延续至今。步入金花街,新旧住宅错落相依,一条条巷道稍显狭窄,却干净有序,只有零星的树叶散落地面。小区内孩子们嬉笑游戏、老人在小食店外闲坐聊天,一派舒适安逸的气氛。

“何科,回来了。”在金花街工作30多年,何锦泉与街坊早已熟识,一路都有人主动跟他打招呼。在爱卫文化长廊和《金花丰采》壁画前,何锦泉向记者介绍爱卫工作成绩,言语间掩不住自豪的神情。

“全市几十万群众围歼‘四害’”“市区内一律不准养猪、牛、羊”“城镇医务人员下乡”……一幅幅白石壁上栩栩如生的金线雕刻画重现昔日居民整治环境的场景,勾勒了爱国卫生运动60多年发展的历史脉络,成为街坊心中的爱卫记忆。

何锦泉说,1949年前,金花街地区处于城墙外,地势低洼,没有真正的排水系统,聚居的人群多为经济条件较差的苦力工人,居住条件简陋。这里长年污水横流,是远近闻名的“三臭”街,即:因为沟渠不通,积水不能及时排泄,久而久之沟渠臭;因为没有公厕,居民便厕主要使用马桶,久而久之马桶臭;因为垃圾得不到及时清运,随便存放,久而久之垃圾臭。“三臭”现象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为预防和减少疾病,保护人民健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金花街居民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靠自己的力量,改变街道卫生面貌。白天上班,下班以后就参加义务劳动。街辖内许多单位也是有钱出钱、有物出物,还派出人员参加劳动。大家齐心合力挖沟渠、排积水、清垃圾、填烂地、铺道路、种树木,很快就消除了不光彩的“三臭街”,改变全街的卫生面貌。

“据老一辈说,那时人们思想觉悟是比较高的,老人、小孩都出动了。这张是老人清洁下水道,这是小孩拍苍蝇。”从何锦泉介绍的早期爱国卫生运动的老照片中,记者依稀能感受到当时热火朝天的气氛:卷着裤脚铲垃圾、戴着口罩刷墙、小孩在街边宣传卫生知识……

60多年过去,彰显早年成就的锦旗、奖状印刻于必经的巷道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沿着小巷信步穿行,茶室老板细致地擦拭着店铺的玻璃,汤料店的货品在路边整齐码放。或许正如何锦泉所说:“爱国卫生运动最重要的是,让居民养成爱干净的习惯,逐渐有了搞卫生才能保健康的意识。”

弹指一挥间,一条老街的爱卫经验早已馨香全省。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60多年来,广东爱国卫生运动为改善城乡环境、预防控制疾病、提升群众文明素质、促进人民健康发挥重要作用,已形成精准化、信息化、法制化和依靠群众的鲜明广东特色。

(老照片供图:广州市卫生健康委)

栏目:见证·70年——旧事寻访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