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她在广州第一个使用自体输血的方法治疗宫外孕破裂大出血,成功地抢救大量危重的病人;她开创柔济医院妇产科在没有外科医生参与下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19-07/15/006130.html

等待处理…

妇产科圣手梁毅文:报效祖国矢志不移

2019年07月15日

梁毅文(左二)带教查房
梁毅文(左二)带教查房

梁毅文与她接生过的孩子们
梁毅文与她接生过的孩子们

梁毅文在做手术
梁毅文在做手术

梁毅文(左二)与其他医生讨论
梁毅文(左二)与其他医生讨论

孜孜不倦地学习——梁毅文在图书馆.
孜孜不倦地学习——梁毅文在图书馆.

她在广州第一个使用自体输血的方法治疗宫外孕破裂大出血,成功地抢救大量危重的病人;她开创柔济医院妇产科在没有外科医生参与下完成大手术的先例;她在广州首创妇科阴式手术,大大减轻妇科病人的痛苦;她研究出来的一套治疗不孕症的方法,使许多不孕妇女恢复生育能力;她还探索了从妇女阴道细胞状况变化来早期诊断各种妇科疾病,并获得成效。

她,就是我国妇产科学界的泰斗梁毅文。她与协和医院林巧稚并称“南梁北林”。她终身未婚,却接生无数的孩子,为我国妇产科和医院妇产科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立志“要当一名不为钱的好医生”

梁毅文的少年时代是在香港度过的,当时她目睹了母亲贫病求医的艰难,立志“要当一名不为钱的好医生”。1918年,梁毅文如愿考入广州夏葛医学院。1925年,梁毅文在夏葛医学院附属柔济医院开始了她的行医生涯。

当时,我国的医学比较落后,妇产科不能脱离外科而独立进行较大的手术,梁毅文决意要改变这种状况。1928年7月,梁毅文到了美国费城便士伊拿女子医学院进修妇产科学,专攻组织解剖学,生理病理学,兼修泌尿外科、内科等,以优异成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新中国成立后,梁毅文报国心切,放弃纽约医学研究中心优厚的待遇,于1950年9月返回广州柔济医院,任妇产科主任兼岭南孙逸仙博士纪念医学院教授。1954年,柔济医院改名为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梁毅文被任命为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在梁毅文的心中,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她说:“我未想过离开家。”她的家,就是祖国,是她为之服务的市二医院。梁毅文在半个多世纪中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报效祖国的炽热之心矢志不移。

亲手接生婴儿逾万

1944年,梁毅文为一位妇女切除重达90磅(约40公斤)的卵巢肿瘤,成了当时广为传播的新闻。到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梁毅文已成为华南地区一流的妇产科专家。她所领导的柔济医院妇产科水平也跃居南中国医疗界前列。

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经梁毅文治愈的病人难以胜数,经她亲手接生的婴儿逾万。一些曾患不孕症的妇女为感谢梁毅文的治疗,特意把孩子的名字安上个“毅”字,每逢春节或梁老的生日,那些当年由她医治过的人带着孩子前来向“梁妈妈”“梁奶奶”祝贺,或纷纷寄上贺卡、感恩卡之类以表心意。

梁毅文医德好,医风正,对待妇产科的病人情如亲姐妹。许多初产妇女临产前心情紧张,又哭又闹。梁毅文接生时,总是像慈祥的老奶奶那样安慰着产妇,指导她们顺利地将婴儿生下来。难怪许多产妇都说:“有梁医生接生,生孩子最放心。”

据早年在梁毅文身边工作的同事说,梁毅文对病人充满爱心,从未见过她对病人黑过一次脸。她诊病非常细心,力求诊断准确,对危重病人总是全力抢救,常常到患者脱险时才离开病床。

有一次,产房来了一位难产急需手术的产妇,梁毅文得悉后,便飞快地往产房走去,下楼时不慎踩空了一步,身体失去平衡,从楼梯上倒栽下去。她顾不上自己的伤情,马上进入产房指挥抢救。在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激战时刻,谁也来不及注意梁毅文与平日有什么不同,只有她自己知道,左手已经完全不听使唤了。手术进行了三个多小时,母子平安。

这时梁毅文左手的伤势已很严重,应该去休息了吧?可是不能,另一台已预约的重大手术正等着她主刀,病情不能拖延,救死扶伤的高度责任感使她忘却了自己的伤痛,又投入到第二台手术中去了。术后,当助手们帮梁毅文脱去手术衣时,只听见她“哎哟”一声,左臂已肿胀得使袖子几乎脱不下来,豆大的冷汗从额角渗出。后来经X光诊断,梁毅文的左臂骨折。人们无法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主刀医师的她是依靠什么样的力量坚持完成这两台手术的。

成立医学基金 用自己存款奖励优秀医务人员

梁毅文从事妇产科专业的研究长达67年,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年撰写过不少具有开创性的学术论著,为下一代留下一笔血和汗写成的珍贵财富。

她生活俭朴,虽居于高薪老专家之位,却从不讲究衣、食、住、行,多次将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捐献给最需要的地方。1981年她将5000元积蓄捐献给市儿童福利会。她还把组织补发的钱和自己的存款共2万元人民币献给市二医院成立梁毅文医学基金,用来奖励在科研、临床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医务人员。医院图书馆建成后,她把自己大部分的外文藏书捐献给图书馆。她还把香港亲友送给她的一辆小车转送给医院使用。

(本版编辑整理 资料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栏目:见证·70年——老照片的故事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