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50岁的刘女士因为近几年夜间睡眠不好,来到南方医院心理睡眠门诊就诊。她告诉医生自己失眠,想开点安眠药吃。但接诊医生并没有立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19-06/24/006201.html

等待处理…

妻子失眠为何叫丈夫去看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李晓姗
2019年06月24日

图一
图一

图二
图二

50岁的刘女士因为近几年夜间睡眠不好,来到南方医院心理睡眠门诊就诊。她告诉医生自己失眠,想开点安眠药吃。但接诊医生并没有立即开药,而是详细询问病史,最后建议刘女士带她的丈夫来就诊。妻子来看失眠门诊,医生却让丈夫来看病?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原来最近3年,刘女士的丈夫时常睡到下半夜就开始拳打脚踢,有时磕到床板导致手脚青紫,有时踢到刘女士身上。每次刘女士把丈夫摇醒,他总是辩解在梦中打坏人。正因为担心睡觉时被打,刘女士常常提心吊胆,所以睡眠不好,甚至失眠。可奇怪的是,丈夫平常脾气好,白天也乐呵呵的,为何会夜间“打人”呢?

经过相关检查,刘女士的丈夫被确诊为“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斌表示,这种疾病是患者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缺少正常的肌张力弛缓的表现。

从梦境中醒来多处于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

要理解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快速眼球运动”。科学家发现,人睡着后一段时间闭合的眼皮下眼球快速转动,这时将他叫醒,会报告正在做梦。因此这个睡眠阶段被命名“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相应地,没有快速眼动的睡眠阶段被称为“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正常成人睡眠时非快速眼球运动期和快速眼球运动期循环交替,一般夜间会经历3~5个睡眠周期,并且快速眼球运动期在整个睡眠过程中逐渐延长。清晨时睡眠往往处于快速眼球运动期,所以人们早上醒来时常觉得从梦境中醒来。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会梦中“失常”

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脑电图记录的脑电活动看起来与清醒时脑电活动相似,也就是说此时大脑中神经元的功能与清醒时的功能类似,正在处理信息。但与清醒期不同的是,处于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的人,身体的肌肉会暂时麻痹。所以,对大部分人而言,做梦只是纯粹的精神活动,与真实的身体活动毫不相干。尽管梦境栩栩如生,但身体仍瘫软在床上。因此,有些人会有从梦中被叫醒,却发现手脚发软,一时使不上力的体验。

而罹患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的病人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脑电活动正常,但缺乏肌肉麻痹,做梦时手脚并不放松。同时,梦境内容常是暴力、不愉快的,且场面激烈,充满动作,例如遭遇追杀、怪物袭击、和人吵架、打架等为保护自己和家人而反击。此时,患者的身体会如实地“演绎”出梦境的内容,不由自主地做出梦中的各种动作,如说梦话、喊话、尖叫、踢腿、捶墙等。有人会因动作过猛而从床上摔下,有人因脚踢或手打到墙上而受伤,甚至导致骨折。由于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在睡梦中发作,患者本人可能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只记得做梦了。所以,实际上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最初的“受害者”是同床共枕的家人。同床者因饱受暴力伤害之苦,从而督促患者就诊。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可诊可治

张斌介绍,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这种病为人所知的时间尚短,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5%,大部分患者是男性,多在50岁后发病。临床上也常常出现类似刘女士丈夫这样的案例。案例报告中显示,发病者平常性格温和,和梦中行为并不一致。

他表示,当前睡眠医学界已有成熟的诊断工具来诊断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可通过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和视频监控,对患者的睡眠、脑电活动、眼球运动、肌肉活动等进行广泛监测,根据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脑电图正常、肌张力增高等结果确诊疾病。

确诊后,可以利用镇静催眠肌松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进行治疗。90%的患者服药后可以消除大部分症状,减少激烈的暴力行为。除了药物治疗之外,最重要的是保证卧室安全。应移除尖锐易碎的家具,在床架、墙壁和地板铺上软垫,紧锁卧室门窗,让同床睡眠者分居不同卧室等。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与多种疾病相关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和许多疾病均有联系。研究表明,有将近40%的患者由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最终发展成帕金森病,从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发病到得帕金森病之间的时间约为12年。同时,在帕金森病患者中, 约69%具有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的表现。因此,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最好每年进行神经系统评估,以尽早发现帕金森病,及时治疗。

此外,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性睡病有可能造成假性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出现梦境扮演的行为,经过治疗后肢体活动会消失;而酗酒、戒断、咖啡等也有可能诱发突然的急性夜间梦境肢体活动;部分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但是,要注意这时不应自行停药,而是应该和医生商量改用其它药物。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 张斌)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