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讯 卵巢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的十大特征之一,为肿瘤发生发展提供了选择优势。然而,驱动肿瘤细胞发生代谢重编程的机制仍不清楚。
为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简称“广医三院”)中心实验室/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晏光荣教授团队与妇产科生秀杰教授、体检科副主任医师秦媛怡联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并最终发现了一个新的卵巢癌驱动基因TBC1D8。TBC1D8的扩增可以作为卵巢癌预后差的一个独立预后标志物和抗癌药物靶标。相关研究成果在生物医学1区杂志《Theranostics》上发表。
研究团队通过建立高恶性、高有氧糖酵解卵巢癌细胞亚系模型,筛选发现一个新的、在肿瘤中功能未知的蛋白分子基因TBC1D8,其上调与卵巢癌的恶性病理学表型密切相关。
进一步研究发现,TBC1D8蛋白分子可以与肿瘤细胞糖代谢关键限速酶PKM2结合,从而介导卵巢癌细胞代谢重编程,最终促使了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转移以及体内成瘤和转移。具有高TBC1D8表达的卵巢癌病人具有更短的生存时间和更差的预后,可以作为卵巢癌病人的一个独立预后标志物。
这一研究发现的卵巢癌驱动基因,将为临床上卵巢癌诊断、预后标志物的发现和靶向抗癌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广医三院)
栏目:医疗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