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讯 随着蕉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列入蕉岭县人民医院“医联体”管理,蕉岭、蕉华融合发展在医疗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而构建紧密型医联体仅是蕉岭县升级“健康蕉岭”的其中一项举措,除此之外,蕉岭县还通过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以及加快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等方式,在医疗领域持续发力,释放健康红利。
构建紧密型医联体 医疗融合新发展
3月26日,蕉岭县人民医院蕉华分院正式挂牌,蕉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列入蕉岭县人民医院“医联体”管理,至此,健康蕉岭建设范围延伸至蕉华。
自紧密型医联体建立以来,蕉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迎来了新变化。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确定为疑难病或可以择期手术的患者,可以经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直接转诊到县级医院相应专家进行诊治。中心急、稀、缺药品也可以直接由县级医院配送。中心还开展了针对慢性病及特殊门诊患者的预约取药特色服务。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可将用药处方交由中心全科医师审核后配药并取药,不用月月到县级、市级医院准时“报到”。
蕉华管理区莲塘片区的徐叔是享受预约用药服务的慢性病患者之一。他今年73岁,因患糖尿病每月都要到医院复诊并购药。自蕉华区和蕉岭县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医联体后,他开始在蕉华社区家庭医生的指导下预约用药。在糖尿病病情控制不满意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蕉岭县人民医院专家共同确定治疗方案,并为他调配药品,让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得到及时诊治、用药和持续性地健康管理。
“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是我们中心的服务‘王牌’,现已纳入医联体管理,并形成县人民医院与中心全科医生团队双向转诊机制。县人民医院放心把患者下放给中心管理,中心有能力接住患者,患者能安心留在中心治疗。”据蕉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丘丽虹介绍,蕉华根据片区划分设立了莲塘、北坑和老场3个全科医生团队,联合专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和社区护理人员为周边群众做好健康管理和随访服务等工作。
目前,蕉岭县紧密型医联体在探索中前进。下一步,该县将依托县级医院现有的优势资源,通过加强质控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在医联体内成立影像中心、检验中心、病理中心,推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逐步实现医联体内医疗同质化,让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深化基层中医药服务 群众获得感更明显
走进该县新铺镇中心卫生院,映入眼帘的是国学气息浓厚的中式风格建筑,白墙黛瓦、朱红窗棂和婆娑绿树,共同勾勒出一幅诗意绵绵的庭院画卷。
位于画卷中心处的是中医馆,内设中医诊室、中医医疗室、中药房、中医康复室等科室,还配备了牵引机、火罐、艾条等各类诊疗器具。“新铺地广人多,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很大,完善设施设备能大大提高我们的医疗服务能力。”该院院长邓华告诉记者,新铺全镇常住人口约3.82万人,去年卫生院中医诊疗人数约2万人次,占全年总诊疗人数55%。
在中医理疗室,医生谢平正在为患者进行颈椎理疗,这是他的拿手绝活。在谢平办公室的墙上,悬挂着患者送给他的数面锦旗。他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运用中医理疗手法,结合中药内服及外敷治疗各类常见病,尤其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相关疾病,不少患者慕名前来找他治疗。
像谢平这样的优质人才,该卫生院还有很多。“优质的中医药服务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邓华说,卫生院定期派送医生和护士参加县级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及市级培训,还加强中医人才的引进。“去年卫生院聘请了中医治疗经验丰富的陈运国作为专职中医师,并送他到市级参加中医培训。今年我们还将招录3名中医方面的人才”。目前,该院共有中医类别医生5名(其中1名为副主任中医师),西学中用医生8名。
“中医适宜技术包括针法、灸法、按摩、中医外治疗、中医内服、中药炮制等6大类18种,需要大家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有很多。”陈运国告诉记者,他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来,多采用内服调理方式。培训后,他的诊疗手段更加全面,可以为百姓提供更丰富的中医药服务。
“学习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就要想办法推广出去。”邓华说,卫生院将结合村卫生站建设开展巡回中医医疗服务,更好地满足周边群众对中医药的服务需求。
据了解,蕉岭县能够运用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100%。该县2017年底投入5000多万元完成了69间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并在站内配备53种基本设施和250多种中药,以方便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
加快公立医院建设 民生工程更接地气
蕉岭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三家县级公立医院建设项目是蕉岭县2019年加快推进的重点工程和民生实事。
据蕉岭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蕉岭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于2018年7月开工建设。现已完成医疗区综合楼基坑支护及桩基础建设,传染楼和宿舍楼主体结构已经封顶。
“这个迁建项目是按照三级医院的标准进行建设,包括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等七大块,建成后将设置520张床位,预计2020年12月底竣工。”该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林关朋说。
在该县桂岭新区县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建设现场,工地上大型塔吊正在调运各类施工材料,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开展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各项工作。
“各类建筑的建设工作正在高效推进中,门诊楼完成了四层顶板砼浇筑;医技楼完成了二层顶板砼浇筑;住院楼完成了地下室建设。”该县中医医院副院长林辉霞告诉记者,施工单位在去年7月份进场施工,预计2020年6月底竣工。建好后中医医院拟开设治未病中心和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科室,并配备床位250张,以优质的综合服务改善周边群众的就医条件。
该县中医医院和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进展得如火如荼,县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整体迁建项目也不甘人后。截至五月中旬,迁建项目已完成CFG桩基础工作,进入地基筏板基础施工。据悉,该项目建设规划用地面积约30亩,新建业务服务大楼10800平方米,新建公共卫生服务大楼4900平方米,新建负一层地下室8000平方米。建成后总建筑面积达到23700平方米,床位达到120张。
目前,该县各级各相关部门正按照项目建设目标,保障工程进度、统筹效果和项目用地,加快推进3家县级公立医院项目建设,切实保证医院依期建成并投入使用。
(何锐雄 廖静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