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首次实现了全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报告的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共2672例。境外输入是我国疟疾病例的主要来源,防止境外疫情输入是疫情控制的关键。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也可以通过分娩和输血等途径传播。疟原虫喜欢寄生在人体的红细胞内,当被寄生的红细胞成批地破裂,释放出疟原虫裂殖子及其代谢产物时,就会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使人出现寒战、高热、继之大汗等症状。感染了疟疾的人会突然浑身发冷,冷得全身发抖,牙齿打颤,常伴头痛、恶心和呕吐,一般持续几分钟至1小时;随后开始全身灼热,面色潮红、结膜充血、情绪烦躁,体温可达40℃以上,常伴全身酸痛,持续2~6小时;接着开始出汗,大汗淋漓,衣服常被汗湿透,体温迅速下降,全身乏力,其他症状消失,常感觉疲惫。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全球91个国家,近2.16亿人感染过疟疾,约44.5万人因此死亡。疟疾主要分布在非洲、美洲、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等地区。所以前往非洲、美洲和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地区的各位要做好防蚊灭蚊等预防措施。
出境前,到当地的国际旅行保健中心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状况和防治知识,准备好驱蚊剂、药物、蚊帐等。在境外期间,尽量避免在按蚊活动高峰期(黄昏后)去野外。外出时,穿好长袖衣裤,皮肤暴露部位涂抹蚊虫驱避剂。睡前,在室内喷洒杀蚊剂或点蚊香,睡在蚊帐内,关好纱窗纱门。回国后,要做好个人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冷、发热、大量出汗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发病前的旅行史,以助于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