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惠东县县长魏荣君 郑悦 摄
图为惠东县中医院项目效果图 惠东局 供图
省卫生健康委今年2月20日召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会,会议明确提出升级建设的县级公立医院要力争“五一”前主体工程建设出地面、年底前主体工程结构封顶。
“强基进行时”专栏报道组记者从省卫生健康委强基办提供的资料发现:惠东县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去年9月29日开工,截至今年4月1日,该项目仍然是“三通一平”状态,建设进度十分缓慢。
4月15日,报道组就该项目进度慢的问题,对惠东县县长魏荣君进行专访,一探究竟。
■ 力争今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记者调查发现,惠东县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按照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标准进行设计建设,选址于大岭镇大洲村后面村民小组和大岭社区惠平村民小组之间的公山,设置床位400张(增加280张)。自去年9月29日举行奠基仪式以来,由于该项目征地工作存在较为复杂的遗留问题,加上今年开春以来降雨偏多的影响,项目建设进度未达预期。
“首先是迁坟问题影响项目建设进度,”魏荣君坦言,“其次是因留用地安置政策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出现了一批村民反悔交地的情况。”为此,惠东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卫生健康、自然资源、财政、司法等部门和当地镇政府集中梳理解决,力求积极化解、妥善处理征地遗留问题,保障项目加快建设。
魏荣君介绍,一方面,针对迁坟工作遗留的4座大坟,共涉及宗族族人约8000人,积极借助乡贤力量,与村小组逐个沟通交流,对于群众提出的合规合法、符合实际的诉求,尽最大努力予以满足。目前,3座大坟已签订征地协议书并完成迁坟;剩余1座大坟未达成征地协议,但已通过提存公证程序完成迁坟。另一方面,惠东县持续深入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做思想工作,最终得到了反悔交地村民的支持与配合。
“目前该项目进度如何?还能完成力争‘五一’前主体工程建设出地面的任务吗?接下来,惠东县如何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记者追问。
“我县已为该项目建设全面扫除了用地障碍。已进入桩基工程阶段,完成700根止水帷幕桩、临时电缆、临时便道等工程,正在进行剩余止水帷幕桩施工。”作为该县强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魏荣君对工程进度了如指掌,并向记者承诺,“接下来,我县将加大统筹力度,通过优化进度计划,协调施工方增加人力、器械和调整工时等措施加快建设进度,在达到‘三通一平’后尽早达到主体工程‘正负零零’,进入结构工程建设阶段,力争在2019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随后,记者走访调查了位于惠东县城西枝江北岸的大洲村项目建设现场。记者发现,施工设备已进场,工人正在作业,打桩设备的声音此起彼伏,抽水设备也忙个不停,项目建设正在有序进行中。
“接下来,我县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要求,通过配强施工队伍、增加施工设备,合理有序安排各个工种穿插施工,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一同前往项目建设现场调研的惠东县卫生健康局局长钟晓斌向记者表示。
■ 强基资金缺口由县级财政兜底保障
记者从一份落款为“惠东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2018年7月12日”的《惠东县公立医院及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的汇报材料中发现:2017年9月30日,惠东县政府常务会议同意县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筹措强基项目资金。该项目总投资3.8亿元,省财政支持0.3亿元,剩余3.5亿元采取PPP模式筹措。
截至今年4月15日,该项目仍然在完善手续,申请办理PPP入库阶段。对此,记者向魏荣君表达了县财政强基资金链断裂担忧。
魏荣君首先谈了对PPP模式的理解。他表示,推广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我们既要学好政策,也要用好政策,造福基层群众。”
“我对县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走PPP模式并顺利入库充满信心。”魏荣君微笑着说,“今年3月财政部‘10号文’从内容上看,‘正负面清单’基本都是对前期规定的细化和明确,符合‘10号文’要求的项目可以正常推进实施。新的要求主要是财政支出责任占比超过5%地区不得新上政府付费项目和新签约项目不得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运营补贴支出两条,且分别只适用于新入库的项目和新签约的项目。县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作为申请入库的新项目,我们正在严格按照符合最新规范的PPP申请要求依程序推进。”
“不能简单以项目是否入库作为判定项目合规甚至放贷的条件。”魏荣君向记者强调,“只要合规,我们可以一边申请入库,一边开工建设。”
魏荣君口中的“财政部‘10号文’”,就是今年3月7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财金〔2019〕10号。“10号文”提出,“依托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对PPP项目信息进行全流程公开披露、汇总统计和分析监测,完善项目库‘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机制,不以入库为项目合规‘背书’,不以入库作为商业银行贷款条件。”
显然,魏荣君边“入库”边“开工”的措施确实依法依规,而且对PPP最新政策的理解也很透彻。
“如果项目最后不能入库,强基资金缺口怎么补?”记者表达了担忧。
“强基项目的资金缺口将由县级财政兜底保障,县财政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支出也会向省强基项目倾斜!”魏荣君向记者保证。
数据显示,惠东县在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逐年提升相关财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2016年共投入12.68亿元,占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7.99%;2017年共投入14.42亿元,占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9.72%;2018年投入14.25亿元,占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9.8%。这说明,惠东县委县政府在履行政府办医主体责任,落实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方面确实下了功夫。
除加大县财政投入和保障力度外,该县还通过积极申请上级资金和争取社会资金等措施解决建设资金问题。
“我县将用足用好省政府发行债券,以及惠东纳入《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支持范围等政策机遇,向上级申请更多的专项资金。”魏荣君表示,“目前,县妇幼保健院异地搬迁项目、多祝镇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已纳入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项目‘笼子’,我们正争取其他强基项目也纳入‘笼子’。”
■ 重布局强医院育人才确保形成服务能力
魏荣君介绍,除5个省强基项目外,惠东县还布局启动了县慢病站迁建、县荣超医院建设、稔山镇卫生院住院楼扩建、巽寮卫生院搬迁等4个强基“自选动作”项目。目前,县慢病站迁建项目已完成项目勘察及设计招标,正在完善设计方案、修编项目可研报告,开展征地前期测绘、评估工作。县荣超医院项目已完成选址工作,处于征地和勘察设计等前期阶段。稔山镇卫生院住院楼扩建项目、巽寮卫生院搬迁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天下事莫不成于才。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仅要完善基层医疗硬件设施,还必须要有相应的人才队伍配套。
魏荣君介绍,惠东县主要从全面落实紧缺人才引进方案和着力加快卫生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持续加大专业医疗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稳步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在人才引进方面,该县2018年9月出台了《惠东县资助定向培养紧缺医疗人才工作方案》,实施为期3年的“资助培养紧缺医疗专业学生定向就业项目”,对符合条件且自愿从事惠东县医疗卫生工作的对象,由县财政按照“本科生每人每年3万元、专科生每人每年2万元”的标准资助培养费,目前已签约的有24人。此外,该县加强做好医疗人才的储备工作,如多祝卫生院已提前招聘70多名医务人员。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惠东县全面开展住院医师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和基层在岗医师学历层次提升等工作。2018年,全县参加培训的全科医生达122名。另一方面,探索设立医疗人才专项培养资金,协调推进专家聘用及医务人员外出培训制度。目前,多祝镇发动乡贤捐赠250万元用于招聘、培养医务人员;平海镇设立每年50万元的人才专项培养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