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讯 近期,揭阳市人民医院运用腹腔镜技术成功抢救一名子宫破裂子宫切除术后严重盆腹腔内活动性出血并失血性休克产妇。该病例的成功实施,开拓了腔镜技术的应用范围,开创危重产妇临床诊疗新思维。
普宁29岁的黄女士因足月死胎引产造成子宫破裂引发产后大出血,在当地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但术后盆腹腔内仍有大量活动性出血,血小板、血色素持续下降,凝血功能异常,出现失血性休克,随时可能死亡,被紧急转送揭阳市人民医院救治。
为尽快找到出血部位实施精准止血,该院集合ICU、产科、妇科、介入中心、血液内科、胃肠外科等召开多学科联合会诊,决定先采用介入方法对患者紧急行血管栓塞以达到止血目的。然而术中造影却未能找到出血部位。如果这时改用传统方法(即剖腹探查出血部位),极易造成患者出血更多,还可能出现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专家们陷入两难的局面,但患者盆腹腔内活动性出血仍在继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患者命悬一线,必须争分夺秒拿出最有效的手术方案实施紧急手术控制出血。
该院妇科主任江少如充分考虑后,建议行腹腔镜探查术,探查出血部位后再行止血。与传统剖腹探查相比,采用腹腔镜探查能更好避免造成感染和出血。但在腔镜下止血考验也不少,患者当时盆腹腔内仍有大量活动性出血,整个手术视野都是血,术者只能靠娴熟的腔镜技术和对腹腔脏器结构的熟悉“取胜”,找出出血点实施止血。在产科、麻醉科、ICU等多科护航下,江少如带领妇科内镜微创团队为黄女士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可见患者阴道双侧血肿,阴道残端右侧壁及左侧漏斗韧带、左侧后腹膜及前腹壁伤口等多处有活动出血及弥漫出血,腹腔内出血及血块足足达2000ml,经缝合止血、双极电凝止血后所有创面均停止出血,患者血小板、血色素指数即时回升,各项体征逐步恢复。术后患者在ICU接受治疗2天后,转入妇科进一步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
(黄晓纯)
栏目:医疗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