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艾滋病日又要到来了,今年的艾滋病主题是“Know your status”(知道你的感染状况),我国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据第五届艾滋病学术大会披露,仅2018年第2季度,我国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40104例,其中性传播占93.1%。尽管人们早已脱离了众多的“恐艾”误区,但仍有各种“非洲留学生大量传播艾滋病”“共享单车藏钉子,传播艾滋病”等谣言。事实上,艾滋病病毒比想象中脆弱,暴露在阳光下几分钟就死亡。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艾滋病早已从死亡率极高的恶性疾病变成了可控的慢性疾病。
案例:
“前不久自由行,我借宿到一个网友与他人合租的公寓,可是我后来了解到这个网友的合租者是一位HIV感染者,我和他曾一起用餐,共用马桶及浴缸,我现在很担心,我会不会被感染呢?”
“在出差时,多喝了几杯,一时兴起与一位陌生的同性发生了性行为,是否采取安全措施我已记不清了,经朋友了解此人是HIV阳性,我是不是一定会感染啊!”
“我发生高危性行为之后,出现低热、乏力、腹泻、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等很多不适,是不是艾滋病感染的早期症状?”
“我和HIV感染者发生过高危行为,之后虽然查了很多次还是不放心,我到底有没有感染HIV?”
“经艾滋病试纸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是不是就确定我已经感染了? ”
什么是高危行为?
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以下简称HIV)传播的行为就是高危行为,比如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性交行为(包括没有采用安全措施的同性和异性性行为),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输入未经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消毒不严格的针具,职业暴露,母婴传播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与艾滋病患者日常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桌椅板凳、餐具、毛巾、被褥,甚至是马桶等,是绝对不会感染HIV的。
有过高危行为一定会感染HIV吗?
这个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因为高危行为和HIV感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概率。对于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性行为,如果对方是HIV阳性,其感染概率大约在0.1%~1%;但如果是输注了被HIV污染的血液,那可能输注一次其感染率就会是90%~100%。
高危行为后,有“后悔药”吗?
事实上,还真是有“后悔药”。“后悔药”就是一般用来治疗HIV感染者的药物,但是对有高危行为的人也有保护的作用,称为“暴露后预防用药”。预防用药越早越好,超过72小时一般认为就没有预防作用了。
需要注意的是,按国家规定,仅向职业暴露的人员提供免费的预防药物。如果是有非职业原因的高危行为,是需要自掏腰包买药的,这些药物比安全套可要贵多了,而且,预防用药不一定会成功。所以,还是要注意安全性行为,尽量避免吃“后侮药”。
高危行为后身体出现各种不适,是感染HIV的表现吗?
一般来说,如果高危行为后真的感染HIV了,40%~90%的人在接触后2~3周会出现急性期的表现,如发热、头痛、咽喉痛、腹痛、腹泻、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等,持续1~2周会自动消失。这些表现没有特异性,不是说只要身体出现了这些不适,就一定是感染了HIV,但高危行为后2~3周出现了这些表现,也提示我们接下来需要做相关检查来确定到底有没有感染。
发生高危行为后,应立即去医院检查吗?
这是一个涉及窗口期的问题,从感染HIV到体内可以检测出HIV抗体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段时间就是窗口期。在窗口期内,抗体检查结果是阴性,所以说高危行为后立即去医院检查还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那么,窗口期一般为多长时间呢?
这个与检测方法和个人体质有关,目前我们用的是第四代检测试剂,一般接触后2~3周就可以检测出HIV抗体,但是要注意,2~3周内检测不到HIV抗体也不能排除HIV感染。有的人会因为放化疗、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产生抗体的时间可能会稍长一些,需要6~12周,但一般最晚不会超过12周。因此,国内外很多指南都把抗体检测时间以最长12周来算,如果高危行为12周后,抗体检测仍为阴性,就可以排除HIV感染了。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在发生高危行为12周后,即使多次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却仍担心自己感染HIV。甚至有的人在高危行为后1年、甚至10年仍在反复检查。这种情况往往是因恐艾带来的焦虑症或强迫症,会严重影响其工作与生活质量,应及时做心理疏导或者服用抗焦虑的药物。
检查几次HIV抗体可以确诊?
HIV抗体检测是诊断的金标准之一。病毒在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对病毒发起攻击,抗体就是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物质,通过检测抗体能间接说明是否感染了HIV。第一次检测时,发现抗体阳性,即初筛实验阳性,还不能确定HIV感染,因为初筛实验会受到很多干扰,比如慢性肝病、肝硬化、结核病、结缔组织病、怀孕和肿瘤患者有可能会在初筛实验中显阳性。因此,还需要进行确诊实验,确诊实验多数是在较大的实验室或省市疾控中心完成,与初筛实验采用同一血液样本,但采用不同检测方法,如果这两步检查都显示为阳性,即可确诊HIV感染,没必要再进行多次检测。
HIV病毒载量检测为阳性,能确定感染吗?
除了抗体,病毒载量也是常见的检查项目,主要检测体内的病毒颗粒数,一般感染后7~10天就能检测到,4周左右达到高峰。如果窗口期内检测到病毒载量超过5000拷贝/毫升,就可以确定感染了HIV;如果是病毒载量比较低,还需要后续的复查来判断;如果没有检测到病毒,也不能排除感染,因为病毒有很多种亚型,检测方法不是对所有亚型都敏感,不能都检测得到,所以还是要等到6~12周时通过抗体检查来确诊。
检查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般来讲,现在使用的都是标准的检测试剂盒,只要是正规的医疗机构,实验室质控合格,检测结果就是可信的。还有就是刚刚提到的抗体检测有窗口期,检测时间和一些特殊情况如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进行肿瘤放化疗等,会对检查结果有影响。对于发烧、忘记空腹、精神状态比较差、之前有运动熬夜等情况,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HIV阳性就等于得艾滋病吗?
一般来说,感染HIV后不会马上发展为艾滋病。感染后整个过程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急性期,跟窗口期时间差不多,大概2~3周,最长12周,这个时期多数人会出现发热、头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第二阶段是潜伏期,也就是比较漫长的无症状期,一般是8~10年,不过也有快一些的患者,2年后就进入发病期,慢一些的可长达10年以上,甚至有些人会一直处于潜伏期,疾病长期没有进展。
第三阶段是艾滋病期,是HIV不断侵犯免疫系统的结果,CD4逐渐下降,免疫力越来越低,发生各种感染或肿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感染HIV并不代表得了艾滋病,这中间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如何阻断HIV感染发展到艾滋病的进程?
HIV感染是可以控制的,目前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早期控制病毒,提高CD4水平,恢复免疫功能,虽然达不到根治的效果,但经过正规治疗合理用药,可以保持患者处于长期不发病的状态,基本不影响其正常寿命。同时,HIV感染也是可以预防的,只要远离高危行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远离HIV的困扰!
专家表示,HIV病毒其实是比较脆弱,自然环境中它在离开人体后很快就会失去传染性,但是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存活时间会长一些。如果手指不小心接触到艾滋病患者的分泌物、血液和体液,注意尽量不要接触眼睛、口腔、鼻子等黏膜以及伤口处,应尽快用75%的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只要几分钟就可以杀灭HIV,因此大家完全不用太过恐慌。此外,即使感染了HIV也不要对生活失去希望,只要尽早接受正规的抗病毒治疗,按医嘱按时服药,仍然可以正常的工作生活,达到正常人的寿命也绝不是梦想。
(赵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