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近,广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欧阳资文就今年以来全市医疗卫生工作情况作了现场发布。
● 医改监测结果呈“三降一升”趋势
去年7月,广州地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152家公立医院同时取消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加成、执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一年来,医改监测结果呈“三降一升”趋势(公立医院诊疗人次下降、医保病人医疗费自付部分下降、药品费用占比下降及技术劳务性收入占比上升),符合改革预期。第三方调查显示,79%的群众认为广州医改能更好地体现医护人员价值,对医改持肯定意见。
欧阳资文表示,广州医改推进以来,一方面以药养医机制基本破除。改革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落实财政补偿和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三种途径,按8:1:1比例,补偿各公立医院因实行药品价格“零加成”而减少的合理收入。改革启动一年来纳入医改监测的126家监测公立医院医疗收入中,药占比同比上年降低5.9个百分点。监测公立医院住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同比增长3.1%,但其中次均住院药费降低16.9%。药品费用控制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初步建成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普遍下调大型设备检查项目和检验项目价格,上调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2018年5月1日起,广州地区公立医院六岁(含)以下儿童408项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行加收政策。医疗服务价格实际补偿比例达到政策规定的比例。此外,分级诊疗目标初步实现。2017年8月~2018年6月,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为4243.50万人次,同比增长9.37%,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从上年同期28.86%提高到31.55%。监测公立医院门诊总量与上年同比降低4.59%。
● “基层首诊”、“小病在社区”等改革目标初现
广州先后出台强基创优三年行动计划和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基层能力建设取得新成绩,打造了9个“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19个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个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欧阳资文介绍,“基层首诊”、“小病在社区”等改革目标初现,今年1~8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3147.5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247.10万人次。全市签约常住人口约483万人,签约率为34.4%;签约重点人群约207万人,签约率70.7%。
会上获悉,2017年10月16日,广州全面启动医共体、医疗集团、专科联盟等多种形式的医联体试点。截止到2018年4月底,全市所有三级公立医院100%参与医联体建设工作,11个区共组建医联体144个,每个区至少建立了1个医联体,医联体覆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435个。如今医联体成效初显:一是医联体内影像、检验、消毒供应等医疗资源共享、结果互认,实现资源上下贯通。二是上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上转患者实行“一免三优先”服务,即免挂号费、优先预约专家门诊、优先安排辅助检查、优先安排住院服务。三是医联体内部人才流动机制初步形成,吸引群众基层就诊,解决群众“愿意去”的问题,促进形成基层首诊就医秩序。广州现正推进和实施医联体内“总额预付、结余留用”的医保支付方式。
● 今年底前广州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
据透露,广州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2018年底前,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全部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予以补偿。
市发改委和市卫生计生委于9月7日联合召开广州地区公立医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数据报送动员培训会,会上详细解读了公立医院取消医用耗材测算工作及需要报送数据的有关问题,并要求各公立医院于9月底前报送相关测算数据。接下来,市发改委将联合市卫生计生委在进行严密数据测算,合理调整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并经调研论证、风险评估、征求公众意见后印发正式文件,于今年年底前全面启动实施公立医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
除公立医院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外,欧阳资文表示,广州医改的下一步工作还将深化公立医院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完善按病种分值付费结算办法,着重提高创新技术的病种分值标准,并加强药品供应保障管理。
(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