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广州讯 “好,可以置入下一枚克氏针(作用为引导置入椎弓根螺钉)……”随着机械臂移动,手术床旁的一台手术机器人正将一枚克氏针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18-09/10/015233.html

等待处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成功完成骨科脊柱机器人手术

精准定位误差小于1毫米

刘文琴 蔡兆鹏
2018年09月10日

广州讯 “好,可以置入下一枚克氏针(作用为引导置入椎弓根螺钉)……”随着机械臂移动,手术床旁的一台手术机器人正将一枚克氏针置入患者的椎弓根中,大约两小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沈慧勇教授团队实施的骨科脊柱机器人手术圆满结束。据悉,这台名为“欧博士”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不太一样,专治“硬骨头”,是硬组织手术机器人的代表,不仅能规划钉道,还能自动打钉子。

8月初,65岁的唐伯因为反复腰腿痛,行走困难入院,经过检查后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唐伯需要接受减压手术,解除局部神经压迫,并作置钉内固定,预防椎体滑脱。

沈慧勇团队接诊后,认为可以采用新的骨科机器人“欧博士”,给唐伯完成置钉手术。

据介绍,置钉是脊柱外科的基本技术,但由于脊柱解剖复杂,置钉的定位和操作难度较大,患者可能面临置钉不良导致的并发症。“涉及置钉的脊柱外科手术要解决三大难题:显露视野有限,手工置钉精度较低和不稳定,对医生技术的考验。”沈慧勇说,借助机器人的“一臂之力”,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精准度。

术中,“机器人医生”的机械手能精确模仿人手动作,随着机械臂移动,机器人准确引导并为患者置入数个椎弓根螺钉。

手术历时大约两小时完成,较以往缩短了约一个小时,而且术中X线照射减少80%,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复查X光片,全部克氏针均已精准定位。唐伯目前康复良好。

据介绍,“欧博士”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脊柱手术智能机器人,是硬组织手术机器人的代表。

一般骨科机器人只能根据导航定位系统,为医生提供准确的导针置入路径,医生再按照这个路径置入导针。而“欧博士”不仅能设计最理想的导针置入路径,即钉道,还能主动准确地打导针,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其自动置钉、术中实时监视、破壁保护等诸多功能,在国内外均属首创。

沈慧勇表示,“欧博士”可实现规划与实际进针精准定位,误差在1毫米,当定位针置入至椎弓根后,医生再沿着定位针扩孔和拧入螺钉,不仅易于医生操作,而且手术风险降低,具有减少失血量和减少术中组织创伤等显著优势。

此外,破壁保护是“欧博士”的一个技术亮点,能对置针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当参数一旦超出了阈值时,“欧博士”会立即自动启动破壁保护,保护患者的神经和血管。

截至8月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智能机器人已经辅助完成7例手术,病人术后情况良好。

(刘文琴 蔡兆鹏)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