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内科医生耐心解答病人疑惑
我是一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和同道们一样,希望在临床的不断磨炼中成长为一名知识渊博、医术精湛、思维缜密的好医生。对于医学人文,我曾觉得她飘在空中,不接地气。良好的沟通能力,最多是锦上添花。毕竟,诊断和治愈病人的专业技术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一件临床中的真实经历改变了我的看法。
一天,我值班,忙了一个上午,一转眼已是午饭时间。我准备叫外卖时接到门诊输液大厅的电话,告知我科一个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在输注头孢的过程中出现过敏,门诊医生已下班,请值班医生尽快过去处理。
我一路小跑,不断地思考着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盘点着药物过敏的种种情况及处理原则,更担心患者的情绪。
“我是呼吸内科的值班医生”,我急切地对门诊输液大厅的护士说,“是不是有个病人出现过敏反应,什么情况?”
“是的,病人呼吸道感染,门诊医生开了‘头孢孟多’静滴,皮试阴性,但输上液体几分钟,病人就出现全身皮疹…”护士回答道。
“生命体征怎么样?”
“血压、心率都是正常的,已关闭输液、更换盐水及输液器,现在皮疹也没有继续增多了。”
我稍稍松了口气,患者过敏并不严重。这时护士带着我走到患者面前。一位60多岁的女性患者,精神稍差,身旁蹲着一个30岁出头的男性家属,表情紧张且带着怒气。
我做了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询问到患者现在除皮肤瘙痒以外,无头晕、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我又马上给患者进行了重点查体,发现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双手及头颈部有散在风团,心肺听诊无异常。护士提出皮疹较几分钟前已有所好转,患者本人也点头认同。我赶紧回顾门诊病历,接诊医生记录很详细,在开药前询问并记录了患者此前没有药物过敏史,开出抗生素后按照医疗程序进行了皮试,结果为阴性,均记录在病历上。
完整掌握了患者的病情,我定了定神,开始向患者解释,“我现在已经了解了您的情况,您是在输‘头孢孟多’的时候出现了药物过敏,不是很严重,我需要给您开点抗过敏的药物。为了安全起见,建议您继续在这里留观到皮疹基本消退后再回家”。我一边跟患者交代,一边在门诊病历上记录过敏后的处理过程。
“就这么简单吗?”那个一直不说话的家属,突然大声地说,“抗过敏药的费用谁出?头孢费用是不是可以退?”他很生气,眉头紧锁。
听了家属的要求,我顿时语塞了。
这时,我想起在医学人文执业技能培训时提到的“同理心”原则,这是医患沟通的一个核心要素,即要“感同身受”地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尽量理解患者的想法和做法,然后再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们也很不开心。现在我们把不开心的情绪放一放。阿姨,您是咳嗽、咳黄痰来看病的,医生根据各项检查结果综合诊断出您有炎症,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您有抗生素的应用指征,所以医生开了头孢类抗生素,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是没有问题的,用药前确认了您以前没有过敏史,也按医疗规范的要求做了皮试,所以医生是没有过错的,您觉得是这样吗?”
患者和患者的儿子听了这段话,都点点头。我继续说:“再来看医院,我们医院没有销售假药和过期药物,用药过程也是严格按照治疗规定做的,所以医院也没有错,对吗?”他们又点点头。
“可能不是医生、医院和药物本身有问题,而是您的身体对头孢产生了过敏反应。退一步说,今天的药物让您出了皮疹,让我们发现了一个潜藏的问题——您对头孢过敏,以后头孢类抗生素不能用,这就避免了以后发生过敏问题,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我边讲边注意观察患者和家属的表情,他们频频点头。我心里的大石头彻底放下了,“那我给您开抗过敏的药吧?很快风团就会消退的,您不用担心。”
“好的,你开药吧,我马上就去缴费”,患者家属说。
我用红笔在门诊病历过敏一栏上,非常工整地写上“头孢孟多”,并再次叮嘱患者以后需要提醒医生,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并叮嘱护士半小时后观察皮疹的情况,复测血压,有情况及时联系我。
临走时,患者家属主动跟我握手,眉头不再紧锁,那一声真诚的“谢谢”让我非常感动。我想,假如我不做解释,只是生硬地要求患者必须缴费,也许,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在这次的临床事件中,我除了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做得更多的是沟通和解释。普通过敏的处理,从医疗技术的角度看,对我,对很多医生来说都是小case,但是从医学人文的角度,如何在诊疗过程中换位思考,打消患者的疑虑、了解患者的想法及安抚患者的情绪,建立“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是我们更应重视强化的执业技能。
有人形容科学与人文是医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我更喜欢这样的比喻,“科学是医学的躯干,而人文是医学的灵魂”。渊博的知识、精湛的医术、缜密的思维是合格医生的标准,而高尚的职业操守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更是优秀医生不可或缺的条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真正践行“以病人为中心”医疗服务原则,在科学的土壤中绽放出灿烂的人文之花,这是每一个医疗工作者的心愿,亦是医学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源泉。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内科、内科教研室)
栏目:医学·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