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案例:3岁的鹏鹏是个令家长非常头疼的“熊孩子”。他精力特别旺盛,一刻都不消停!让他安静下来做一件事是非常困难的,连玩玩具也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18-04/16/014677.html

等待处理…

“熊孩子”多动≠多动症

医学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朱冬生
2018年04月16日

案例:

3岁的鹏鹏是个令家长非常头疼的“熊孩子”。他精力特别旺盛,一刻都不消停!让他安静下来做一件事是非常困难的,连玩玩具也是,每次妈妈才刚收拾好的玩具,他一来就是翻箱倒柜弄得到处都是,没玩多久又跑开玩其他了……妈妈甚至开始怀疑,这个“熊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啊?

“多动症”这个名词越来越多被家长所了解,尤其是家有“熊孩子”的家长,往往调侃或怀疑自家的“熊孩子”患上多动症。那么,真的如家长们所想的那样,“熊孩子”就是多动症?

多动症,医学上也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之一。学龄期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为3%~5%,目前较多学者认为它的发生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吻合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这三个核心症状,多动症所带来的临床表现,可造成儿童学业、职业、情感、认知、社交等多方面的损害,约七成的患儿会持续到青春期,有三至五成的患者甚至还会持续终身。但如果发现得早,干预及时的话,大多数多动症患儿经过干预治疗后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那是不是顽皮好动的“熊孩子”,都是多动症呢?其实也不然,多动≠多动症。但如果你家的“熊孩子”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征,那么就该提高警惕了:

第一 注意力缺陷

一般情况下,正常儿童注意力稳定性的持续时间为:5~6岁的孩子可维持约10~15分钟、7~10的岁孩子可维持约15~20分钟、10~12岁的孩子可维持约25~30分钟、12岁以上可以维持超过30分钟。当超过与年龄相称的注意力稳定性持续时间时,大脑就会因葡萄糖供应不足而形成压力,这时他们就会停下手中的事情以使大脑得到休息。但多动症患儿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注意力一方面表现为有意注意差,即他们很难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上,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比同年龄的孩子要短;另外一方面,他们又表现为无意注意亢进,即他们在做某一件事时,很容易就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第二 活动过度、虎头蛇尾

活泼好动、调皮捣蛋、对新鲜事物或陌生环境充满各种好奇、活动量大等等,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正常活泼好动的孩子,他们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可以自我约束和控制的,比如,他们可能在家活泼好动,但去到其他陌生的地方或一些公共场合时,就会有所收敛了。而与正常活泼好动的孩子所不同的是,多动症患儿常在不合适的场合也过于活跃,很难安静下来,如他们可能会在幼儿园时很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总是小动作不断,话多且容易插嘴或打断别人说话,甚至离开座位在教室里奔跑打闹,完全无视课堂纪律,而且他们的活动又是缺乏目的性的,要他们由始至终地完成某一件事,对他们来说是极其困难的,生活中做事也常虎头蛇尾,难以善始善终。

第三 易冲动

多动症患儿常对不愉快的刺激反应过度,不分场合、不顾后果,心血来潮想干啥就干啥。在跟别人交谈或回答问题时,常常是还没等对方说完就马上打断别人,而且他们的易冲动是屡教不改。

总之,家长在碰到“熊孩子”时,既不能随便给他贴多动症的标签,但也不能忽视,最好是交给专业的医生去判断。一般医生在诊断前,都会先根据对父母及孩子的问诊,必要时进行相关的心理学评估和实验室检查等详细评估后,才做是否为多动症的诊断。一旦确诊孩子为多动症后,则需要老师、家长和医生共同参与,采用心理支持、行为矫正、家庭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措施,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讯员 林惠芳)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