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别看最近百花盛开、春意盎然,一不小心春季流感也会接踵而至。去年北方冬天的一波流感刚刚平息,南方的流感高发期就要到来了。“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18-03/12/014524.html

等待处理…

如何为孩子打一场春季流感保卫战?

受访专家: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徐翼 何丽雅
2018年03月12日

别看最近百花盛开、春意盎然,一不小心春季流感也会接踵而至。去年北方冬天的一波流感刚刚平息,南方的流感高发期就要到来了。“与北方地区冬季流感不同的是,每年3~4月和6~8月是广东地区流感的高发月份。”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部副主任、感染科主任徐翼教授告诉记者。“流感和普通感冒不同,引起的并发症甚至死亡率都高很多。虽然目前仅有散发流感病例,但建议家长除了做好常规防护以外,及时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门诊主任何丽雅说。

流感是何方“妖孽”?

流行感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型。其中,甲乙型也就是我们说得甲流、乙流。流感病毒耐低温和干燥,但是不耐热,对常用消毒剂、紫外线也很敏感,通常50℃左右的温度2分钟就可以杀死他们。但是,流感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传染性强、传播快,在人体的潜伏期一般1~7天,多数为2~4天。老人、小孩、孕妇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容易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多表现为打喷嚏、咽痛、咳嗽、低热、头痛,通常症状轻微而且多数人一周左右就能自己恢复。流感通常起病急,突发高热、畏寒、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和困倦,还伴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鼻涕、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等。

与成人流感不同的是,由于婴幼儿不会表达,家长往往难以在起病初期发觉。 “原本喜欢蹦蹦跳跳的孩子,不愿意动了;原本喜欢家长抱抱的孩子,一抱就开始哭闹;该母乳的时候开始拒奶了。此时,家长需要密切注意孩子是不是流感。此外,婴幼儿流感往往也有肠胃反应,比如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 何丽雅说。

流感疫苗可以防患于未然

许多家长不解地问:“去年我家宝贝明明接种了流感疫苗,为何还是没躲过?”徐翼解释,目前,在人群中传播的流感病毒亚型主要有四个,包括甲型的两个亚型,分别为H1N1(甲1)和H3N2(甲3)和乙型的两个系,Victoria和Yamagata系。针对流感病毒易变异的特性,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年都会预测下一个流行季节流感病毒的优势流行株是什么,并就此提出全球流感疫苗株的推荐意见,全球各国的疫苗企业则根据预测结果生产当年的流感疫苗。在大多数年份,流感疫苗都能“押中宝”。但去年冬季,我国许多地区包括广东在内,流感流行的优势病毒为乙型Yamagata系,而去年采用的流感三价疫苗因不包含这一型别的成分,所以疫苗对这一亚型保护力不强。今年,四价疫苗有望尽快上市。“为了降低特殊人群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推荐6个月~8岁之间的婴幼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孕妇、基础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接种后2~4周开始起作用,持续保护时间为6~8个月。刚好覆盖了流感高发季节。接种的剂量和针次,医生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是否有过接种史来决定。”徐翼说。

预防流感常规组合拳

1.勤洗手,记得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用干净的纸巾擦干。

2.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并随后立即洗手。

3.每天增加开窗通风时间。

4.注意增减衣物,老人和孩子外出时更要注意保暖。

5.尽量减少前往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6.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7.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要居家休息,不带病上班、上课。症状较重时,要及早就医。

辟谣:

儿童服用可威(奥司他韦)会产生精神异常?

可威,也就是磷酸奥司他韦颗粒,一种口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我们可以看到流感病毒的样子,奥司他韦就是通过抑制病毒包膜上的神经氨酸酶,阻断病毒颗粒从宿主细胞表面脱落,从而阻止子代病毒颗粒在体内的复制和释放。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奥斯他韦可以导致儿童精神异常。”徐翼解释。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指出,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流感的有效治疗药物,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抗病毒治疗越早越好,有条件的人群最好起病初36小时之内就服用奥司他韦。”徐翼告诉记者。

“门诊很多人问我,没得流感也可以吃点奥司他韦预防吗?答案是否定的。盲目服用抗病毒药物,是一种滥用,服药需要遵医嘱。”

(记者 赵莹 通讯员 易灵敏)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