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讯 五个多月前,26岁的云浮小伙子小袁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被一根拇指粗的螺纹钢插进了颅脑,颈部大血管、颈椎、颅骨、大脑、小脑等重要部位损伤严重。他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下称“珠江医院”)前后历经三次大手术,在第三次手术中,两块3D打印的颅骨完好地嵌入了他颅骨的缺损部位。近日,小袁痊愈出院。
伤情严重 连闯三道大难关
“当时患者几乎可以说是命悬一线。螺纹钢从颈部刺入,已经损伤了颈部大血管和颈椎,颅骨、大脑和小脑都损伤严重。而且钢筋贯穿的位置紧邻颈内动脉、椎动脉,在颅内紧邻矢状窦、枕骨大孔。”接诊的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郭燕舞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小袁被送到医院时的伤情。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26岁的小袁的头部被前面车辆上的钢筋贯穿头部,因伤情严重,小袁当晚10时被转到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经ICU、神经外科、耳鼻喉科、脊柱外科等多个学科专家联合会诊,确定了紧急手术方案。但由于伤情严重,前面等待着他们的,还有多道难关。
结合三维重建结果,医生们为小袁实施了钢筋拔出与颅内清创手术。在没有开颅的情况下,穿入患者脑内长达18厘米的钢筋被成功拔除,而且没有大出血。第一道难关成功闯过。
然而,由于钢筋贯穿了整个颅底和颅顶,穿透了小脑幕和大脑镰,整个创道周围渗血慢慢积累,形成了不小的血肿。加之挫伤的脑组织不断水肿,对正常脑组织形成了较大的压力。“不及时手术,患者很可能会成为植物人。”第二天深夜,郭燕舞团队再次为病情危急的患者实施了手术,彻底清除了创道的淤血和失活脑组织,并将局部的颅骨去除,达到脑内减压的目的。手术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患者病情再一次成功得到逆转。
神志慢慢清醒、病情逐渐稳定的小袁出院在家休养了2个多月后,语言运动和视力都有很大进步。
3D打印修补材料被准确植入
1月初,带着上次手术在颅骨上留下的两大块缺口,小袁再次来到珠江医院神经外科接受颅骨修补手术。经过充分的准备,郭燕舞将两块3D打印颅骨修补材料准确地植入小袁的头部。
据悉,此次使用的3D打印颅骨,采用的聚醚醚酮材料,相比通常采用的钛合金材料,具有与皮质骨相似的生物机械性能,有良好的生物学相容性和耐热、抗离子辐射等优势。比传统钛金材料更贴合,而且通过机场安检、接受核磁共振等医学检查都不会受到影响,硬度也更强,在日常生活中更安全。
为精确打印出患者的缺损颅骨,术前需通过头颅CT连续薄层扫描,构建出患者颅骨缺损三维重建图,再通过3D打印技术将新材料设计塑形,制成个体化的、与患者颅骨完美匹配嵌合的颅骨修补植入物。郭燕舞团队经过近3个小时的手术,顺利将3D打印的2块颅骨植入患者头部,手术圆满成功。
据介绍,小袁的语言、动作等功能未受到影响,但事故中钢筋对大脑的视皮层造成损伤,目前视力偏弱,有待逐渐恢复。
(伍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