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讯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下称“中山六院”)生殖医学中心取得新突破,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的宫腔内灌注新技术,帮助多位宫腔粘连、菲薄子宫内膜患者成功怀孕并分娩,其中有一人还怀上了二胎。
◆ 新技术助患者成功生下健康宝宝
家住辽宁沈阳的廖女士现年34岁,多年前因流产进行清宫治疗,之后出现了宫腔粘连。为了一圆当母亲的梦,她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尽管得到了多个优质胚胎,但因子宫疤痕、内膜菲薄的问题反复胚胎移植失败。经多家医院反复治疗和调理,内膜厚度仍仅4~5毫米,无法妊娠。
中山六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梁晓燕为廖女士进行宫腔镜检查并进行精细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辅助人工周期替代及综合治疗方案逐步恢复宫腔正常形态,但依然内膜菲薄,尝试胚胎移植后失败。针对她的情况,梁晓燕决定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宫腔内灌注新技术,结合人工周期、生长激素等综合性治疗方案,两次宫腔内干细胞注射后内膜厚度达6毫米,内膜形态、内膜容受性得到明显改善。她移植两个囊胚后,有一个成功妊娠,现已顺利生下一个健康宝宝。
◆ 子宫内膜厚度小于7毫米 临床妊娠率仅23.1%
据了解,反复进行清宫等宫腔内操作,严重者可导致内膜修复障碍,引发子宫内膜菲薄或宫腔粘连,宫腔粘连患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破坏严重,子宫内膜及腺体的再生能力低下。
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周期中,“种植窗”时期子宫内膜厚度是反应内膜增生程度的主要指标,理想的子宫内膜厚度是确保胚胎种植成功的关键,临床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厚度小于7毫米的女性,临床妊娠率仅23.1%。
为了促进内膜增殖,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增加雌激素剂量、延长雌激素使用时间、联合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枸橼酸西地那非、神经肌肉电刺激等。不过,部分顽固性内膜菲薄患者子宫内膜对以上治疗无反应,难以达到胚胎种植需要的厚度。即使宫腔粘连经过宫腔镜下电切修复,其粘连复发率高达40%~50%,术后患者仍然面临着内膜菲薄、对常规治疗无反应的问题。
◆ 6名患者获得妊娠 3名患者已经生育
梁晓燕介绍,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未成熟原始细胞,其具有多能性,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为某一特定谱系的细胞。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材方便,无伦理学问题,且免疫原性低,具有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是最好的成体干细胞来源,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干细胞。另外,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有助于内膜容受性的调整。在此前的动物实验也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子宫迁移,使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并改善子宫内膜容受,具有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潜能,但由于技术限制一直未能应用于临床。
中山六院生殖中心团队近两年经过反复实验探索,总结出适用于临床的自体骨髓干细胞临床治疗方案。截至目前,在18名干细胞移植的菲薄子宫内膜患者中,已有6名患者获得了妊娠,3名患者已经生育。
(简文杨 戴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