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本报讯 如何解决“药品短缺”问题,进一步改革完善我省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更好地满足临床合理用药需求?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17-12/11/014174.html

等待处理…

省卫生计生委等9部门出台《广东省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实施方案》

粤建立完善综合预警机制和清单管理制度

孙为
2017年12月11日

本报讯 如何解决“药品短缺”问题,进一步改革完善我省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更好地满足临床合理用药需求?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近日联合出台《广东省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今年底,建立完善短缺药品综合预警机制和清单管理制度,健全部门会商联动机制。到2020年,实现全省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建立成熟稳定的短缺药品实时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体系,构建短缺药品信息收集、汇总分析、部门协调、分级应对、行业引导工作格局,形成符合我省实际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建立完善省短缺药品综合监测预警系统

根据方案,我省将完善短缺药品综合监测预警机制。将依托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和广州、深圳药品采购平台,整合国家短缺药品哨点监测、省级短缺药品信息直报、省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等数据,建立完善省短缺药品综合监测预警系统。扩大监测覆盖面,在15个国家监测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省监测点,及时掌握药品短缺情况。

与此同时,健全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短缺药品遴选机制,综合分析我省疾病谱变化、重点人群临床用药需求、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需求、药品及其原料生产审批等情况,合理界定临床必需药品短缺标准,及时调整完善省临床必需且采购困难药品清单。定期组织开展清单内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不断优化清单,实现清单动态管理。

此外,强化综合监测预警。依托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和广州、深圳药品采购平台,联通药品研发注册、生产流通、采购使用等重点环节,逐步实现多部门的短缺药品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供需信息对接,掌握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库存,推进临床需求侧与生产流通供给侧信息对接。将可能出现供应短缺的独家药品生产品种、独家原料药生产品种、原料依赖进口品种、临床必需且不可替代药品品种等列为重点监控品种,加强生产流通环节监测,定期发布重点监测品种供求信息。积极协调解决原料供应不足等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临床供应。

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上下联动和常态化市场监管机制

方案提出,将建立健全短缺药品省级供应保障机制;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上下联动机制;建立常态化市场监管机制,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我省将研究制定短缺药品生产、流通、采购和使用等环节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引导企业主动投入生产。根据药品短缺原因、短缺程度、影响范围等情况,及时启动省级应对机制,保障短缺药品供应。 构建区域内、医联体药品供应保障共建共享机制,完善药品配备使用政策,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品种和数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级以上医院用药衔接,家庭医生对签约慢性病患者可开具长期药品处方。实现医联体内上下级医院用药目录统一,满足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用药需求。此外,加强对原料药货源、企业库存和市场交易行为等的综合监管。建立对价格异常的药品及原料药生产流通企业的监测预警机制,开展成本价格专项调查。强化药品及原料药市场监管,依法查处哄抬价格和垄断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方案明确,到2018年底,初步建立省、市两级常态化短缺药品储备管理制度。

(孙为)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