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众多边远地区或医疗条件落后地区的老百姓。不少县、镇、村的居民,一旦患有重大疾病,便不得不前往大城市、大医院进行治疗,这样一来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金钱,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往往就会放弃治疗。而如今,通过医疗联盟的组建,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与大城市、大医院同等质量的医疗水平。
65岁患者肿瘤复发 看病成难题
家住惠州市惠东县铁涌镇的杨奶奶,今年已经65岁了。4年前,杨奶奶突然腹部疼痛难耐,然而在当地医院反复治疗,却始终无法查出病因。为防不测,杨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在广州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就诊,经检查被确诊为“胃间质瘤”。在医院的安排下,杨奶奶紧急进行了手术。
手术整整持续了12个小时,杨奶奶的丈夫杨大爷称,“当时特别难熬,但最后听到医生说成功了,真是谢天谢地。”
然而,令杨奶奶没想到的是,手术的结束,只是病魔的暂时隐退,由于“胃间质瘤”具有易复发的特点,杨奶奶必须定期服用药物,并进行后续观察治疗以防止复发。但铁涌镇距离广州200多公里,再加上每个月的抗肿瘤药就需要上万元,这些对于原本就并不富裕的杨奶奶一家来说,都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中间不想去了,因为实在没钱,没办法,就想放弃。”杨大爷说。
“珠江专科医疗联盟”带来转机
今年7月22日,事件迎来了转机。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牵头成立的“珠江专科医疗联盟”在全省范围内启动。该联盟由珠江医院优势专科牵头,通过和地县级医疗机构的相同专科建立起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全方位“点对点”紧密合作,协助地县医院提升诊疗质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大医院同质化的专科诊疗服务。
碰巧的是,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是专科联盟成员中的一员。借着这个机会,杨奶奶的主治医生,珠江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厉周便鼓励杨奶奶到惠阳就诊。
从杨奶奶家到位于惠阳区的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只有50多公里,较之广州缩短了三分之二的距离。对于分秒必争的医疗救治来说,这也许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借助“珠江专科医疗联盟”的远程会诊系统,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将资料传送上网,珠江医院普通外科主任俞金龙团队实时查看,双方团队就患者的病情,“面对面”开展远程讨论,帮助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珠江医院除了派遣优秀医务工作者到基层一线外,还会通过在治疗中手把手教学、开展讲座等方式,以点带面,进一步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看病不用出远门
目前,“珠江专科医疗联盟”的首批重点联盟专科为神经外科、儿科、康复医学科、普通外科、肝胆外科5个珠江医院优势专科。如今,上述5个专科共吸收省内外80余个医疗机构共上百个专科加盟。
联盟中,每一个成员都能切身感受到专科联盟带来的好处。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助理方快发表示:“通过互联网+医疗这个模式,能真正做到大手牵小手,更好的医院更高层的技术带着我们的小手往上飞,这样才能真正做好为病患服务为病人服务、为老百姓服务,真正做到不用出远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