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编者按: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17-10/30/014008.html

等待处理…

感受榜样力量 聆听代表心声

郑仰纯
2017年10月30日

编者按: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我省选出的卫生计生系统十九大代表,肩负着本系统党员、基层党组织的重托,承载着全省人民的期盼,光荣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我省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报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要以报告精神为指导,奋发图强,共同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此期本报特推出“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专版,重点介绍我省卫生计生系统党代表的先进模范事迹,传递他们对十九大的真切感受,引导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党员干部以他们为榜样,勇于担当奉献,奋力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代表感言

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

十九大代表、南方医科大学校长 余艳红

▲余艳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所作的报告高瞻远瞩、催人奋进,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凡的政治智慧、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历史担当,充满共产党人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现了203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贯穿于十九大报告之中,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执政情怀。

作为一名来自医学教育战线的党代表,我特别关注教育和医疗领域的民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两个方面,提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求,为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重要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的医疗服务能力和预防保健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健康需要,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及分布不均衡,优秀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看好医生难等问题,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具体表现。

高等医学教育关系到教育与医疗两个重要的民生问题,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担当,更要求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加快改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内涵式发展。

南方医科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主动担当医学教育和医疗事业发展重任,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广东卫生高地建设中,凝聚奋斗力量,聚焦发展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附属医院建设,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持,为守护人民健康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在新时代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图强,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代表感言

中医药事业发展将迎来美好前景

十九大代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林丽珠

习总书记十九大的报告,既高大上,也很接地气,处处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话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我真切感受到习总书记领导的党是一个真真正正地热爱人民、为民着想的党,是一个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不畏艰辛、奋勇前行的党。

报告围绕“一切为人民谋幸福”,就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了很多很细的论述。比如,总书记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部分,提到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对于我们大学来讲,报告提到要加快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我们广州中医药大学进入高水平大学之后,现在进入了双一流学科建设,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如结合学校实际,推进学科建设,培养优秀毕业生等。今后我们大学将强化使命担当,履行好职责,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努力改善目前临床上缺乏优秀临床中医生的状况。只有把人才培养好了,我们才可以传承中医药事业。

需要强调的是,报告中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这充分体现党中央对于中医药事业的重视。近年,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给予很大政策支持,但与西医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提法,说明今后国家将会把中医放在与西医同等的位置,中医药事业发展将迎来美好的前景。

习总书记曾说过,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提出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的宝贵资源。如今提升到中西医并重的高度,我们更要珍惜和借助好这个平台和政策,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在建设健康中国、保障人民健康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且要做好中医药行业的自律和规范,让行业形成良性、可持续性的发展。

代表风采

林丽珠: 融贯中西征伐癌魔

▲林丽珠(右)正在诊查患者 汤铭明 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林丽珠,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有着31年党龄的她,始终践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优势,践行大医精诚理念,为患者撑起一片蓝天。

1986年,林丽珠大学毕业留院工作,参与筹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至今31年。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刚开始时收治的患者的眼神——他们眼中的恐惧和无奈,还有那当初简陋的诊疗环境、有限的医疗资源,对她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在临床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林丽珠逐步创出一条西为中用、中西结合挑战癌症的新路。其团队摸索出益气除痰法治肺癌,保肝抑瘤法治肝癌,祛瘀解毒法治肠癌……肿瘤中心的事业从一片空白到如今发展成为拥有189张床位,在全国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称得上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临床重点专科。

来找林丽珠看病的患者往往都经过很多治疗,病情复杂,经济条件可谓“弹尽粮绝”。 林丽珠总是以心比心、以心换心、换位思考,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无论是新患者,还是旧病号,她都会仔细查阅他们的病史,全面了解病情,尽可能制定最适宜的治疗方案。很多患者及家属,对肿瘤的认识存在偏差,不配合治疗。每一次林丽珠都耐心地解释,力求纠正患者及家属的不科学认识,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很多病人挂不到她的号直接来找她,她不忍拒绝,每次门诊都要看六七十个病人,往往要推迟一两个小时下班。(张秋霞)

代表感言

不忘医者初心 为健康中国不懈努力

十九大台籍党员代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系结石专科主任 许可慰

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我对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感受尤深。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出发,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重大决策部署,从“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任务,到“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新形势下人民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理念新思想,勾画出打造健康中国的新战略。党中央统揽全局、系统谋划新思路新举措: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取消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推进分级诊疗,构建医疗联合体;推动基本医疗保障网覆盖城乡、大病保险制度惠及10亿多居民等等。医疗服务体系更加科学合理,百姓看病就医负担明显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降到近20年来最低水平,人均期望寿命从2009年的74.8岁提高到2015年的76.34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柳叶刀》发布1990~2015年医疗可及性及质量指数全球排名,将中国列为进步幅度最大的3个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称赞:“中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规模之大、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令人赞叹。”

医随国运,金声玉振。我与同事们能见证并参与了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可谓躬逢其盛,与有荣焉。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指明方向、明确路径、凝聚共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奠定思想、理论和行动根基,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开创了新局面。作为一名党代表,既感使命光荣,更感责任重大,我将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与医院广大同仁一道,不忘医学初心,积极为建设国际一流研究型医院而奋斗,为建设健康中国不懈努力,为人民健康事业的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代表风采

许可慰: 大医理想 心系家国

▲许可慰为患者做手术

他,是病患心中妙手回春的“神医”,是连接海峡两岸的坚实“桥梁”。他就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委员、泌尿外科党支部书记、泌尿外科副主任兼泌尿系结石专科主任许可慰。

尽管许可慰每年接诊大量病人,但从未出现任何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他特别强调,所有的治疗决策都要经得起考验。最佳的治疗方案源于对病人病情的充分了解,源于术前术后的综合评估。为了杜绝医疗隐患,早在2008年,他率先在院内建立“每日早晚两次查房”的医疗制度。他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每天早晨七点前后,就回到病区查看患者病情,对患者病情的了解甚至比管床住院医师还要详细清楚。傍晚的“晚查房”,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术前、术后的病人情况,特别能让刚刚术后的病人和新入院的病人感受到医者关怀。这样的“每日早晚两次查房”制度在许可慰的医疗组雷打不动地坚持了近十年。

作为广东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理事,即使本职工作再忙,许可慰也要挤出时间履行好“台联副会长”的职责。“作为一名党员,我能参加台胞联谊工作,为台胞服务,搭建两岸同胞交流沟通桥梁,这既是我的荣誉,也是一份责任与担当。”许可慰表示。

许可慰的许多亲朋好友如今依旧生活在台湾,与他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不断鼓励他们与祖国大陆多接触、多交流,用自己的眼睛看大陆发展,用心感受大陆新面貌,让许多亲朋好友改变了对祖国大陆的固有认识,对祖国大陆充满期盼和赞赏。 (刘文琴 林伟吟)

代表感言

健康中国战略是新时期医疗工作总指引

十九大代表、汕头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 林明祥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催人奋进,激动人心,高屋建瓴。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新高度,对十八大以来过去五年工作成就及历史性变革做了全面、系统阐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我们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报告提到的健康中国战略,是新时期医疗卫生工作的总指引。

代表风采

林明祥: 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林明祥(后排右二)带领团队查房

1986年,一身白大褂穿在了他身上。1993年,他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多年来,这身白大褂赋予的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深深烙印在汕头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林明祥的心中,激励着他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儿科医学工作第一线。

“我是一名党员医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始终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这份信念,从林明祥在面对党旗宣誓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他就一直坚守着。即使,这是一份精神压力大、工作强度大的职业。原来,儿科疾病种类多,变迁范围广,不但诊断难度大,用药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多。因而,对于儿科医生来说,诊治每一名不同年龄阶段且不同体质的患儿,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是难以想象的。

两年前,濠江区有一名14岁患儿被送到医院儿科,情况很紧急,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林明祥接诊后,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抢救。抢救过程中,患儿出现频繁抽搐还并发脑疝,患儿父母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萌发放弃治疗的念头。林明祥下定决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一定要尽全力,绝不放弃任何一丝抢救患儿的机会,他守在患儿床边严密观察病情,不断调整完善治疗方案,连续20多个小时没休息,一直坚持守护至第二天小孩生命体征稳定,才带着彻夜未眠的疲惫回到家里。经过一系列积极的抢救和精心治疗,患儿最后康复出院。出院前,患儿家长感激万分连声道谢还送来了锦旗及感谢信,患儿父亲紧紧地握着林明祥的双手激动地说:“林主任,是您创造了生命奇迹,给了我孩子第二次生命!”

汕头市中心医院是粤东地区医疗救治中心和医学科研教学基地,不仅承担着本市病患救治任务,周边地区很多患者也慕名前来就诊。

林明祥一直自加压力,潜心钻研儿科疾病的诊疗技术,担负着儿科各专业疑难病及危重病的救治工作,熟悉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对儿科、新生儿危重症的救治以及疑难疾病、呼吸、哮喘疾病的诊治有很深的造诣,在粤东地区率先开展了多项专科新技术、新项目。他所带领的儿科平均年门急诊病人近10万人次,年住院病人近6000人,年诊治疑难病及危重病人近2000人,各种疑难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充分发挥了生命支持平台作用,为各基层医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及医疗保障。

(郑仰纯)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