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委讯 5月8日是第24个世界地贫日。记者从广东省地贫防控项目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自2012年起设立广东省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项目,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实施地贫防控工作,连续6年,省财政平均每年投入超过3500万元重点补助经济欠发达地区。6年来,该项目阻止了2536名重型地贫胎儿的出生,将中重型β地贫患病率降低至一半,减少了直接医疗负担25.36亿元。
地贫是广东高发的地方性重大遗传病,全省人口平均地贫基因携带率为16.83%。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贫防控工作,于2012年起将地贫防控项目列为我省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十大民生实事重要内容,并纳入各地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促进项目落实,全省地贫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广东依托省妇幼保健院地贫诊断中心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地贫筛查分中心19个、诊断分中心5个,完善地贫防控网络体系。从2012年至2017年3月底,共计免费为488万余人提供地贫血常规初筛、161万余人提供血红蛋白电泳检测,为35.5万余人提供基因检测,为1.1万余人提供产前诊断服务,为2536人提供重型地贫胎儿终止妊娠服务。按1名患儿平均生存年龄10岁花费100万医疗费用估算,由此减少的直接医疗负担约25.36亿元。
另外,2014至2016年省项目管理办公室对全省21个地市的5.7万名新生儿抽样地贫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中重型β地贫患病率为1.74/万,低于基线调查中中重型β地贫患病率3.50/万。中重型地贫患儿出生率有所下降。
(省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