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组5月8日~9日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对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进行国际应急医疗队认证评估工作。9日下午5时, WHO代表团团长、高级技术官员弗拉维奥·塞利奥郑重宣布: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应急医疗队已达到世卫组织国际应急医疗队TypeⅡ标准,通过WHO专家组认证评估。
在8日上午进行的国际应急医疗队认证评估会上,弗拉维奥·塞利奥,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办主任许树强、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段宇飞分别致辞。省政府应急办主任高涌涛,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司副司长聂建刚,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祝生等领导和专家出席评估会。
许树强指出,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对国际应急医疗队的工作高度重视。他表态,全力支持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省第二人民医院实现目标,顺利通过国际应急医疗队的严格认证。
段宇飞指出,广东对外交流频繁,是中国对外贸易最多的省份。建设国际卫生救援队,既可以更好地为全球健康贡献力量,也给了我们融入国际卫生应急大家庭,向国际同行学习的机会。近年来我省也越来越多参与国际卫生救援任务,如东南亚海啸救援、西非埃博拉出血热救援、非洲卫生援建等。省第二人民医院如能成为世卫组织国际卫生救援队一员,必将大大提升我省卫生应急技术和能力,我们必将不辱使命,全力以赴完成世卫组织、国家卫生计生委交付的任务。他表示,申报国际卫生医疗队只是开端,我们将及时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调派,执行灾难和人道救援的各项任务,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
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应急医疗队总队长田军章介绍,应急医疗队完全按照WHO的Type II(应急医疗队二类队伍)要求建设。具备两大支撑平台:车载移动医院和移动帐篷医院。其中,帐篷医院是在WHO框架下建设的,打造一支满足“高温、高湿、炎热”地区救援特点的国际应急医疗队。
据悉,该院帐篷医院可在接收到上级卫生部门任务后,结合灾害情况确定救援人员的专业及组成架构,从216名队员当中挑选出60名队员参加救援。60名队员60分钟内在应急仓库集结完毕,并换上应急救援服装待命出发。帐篷医院拥有20张病床,能够24小时运营,可自给自足14天,具备第一时间急救、检验、X光、心电图、彩超、灭菌消毒以及自我保障等功能。正常运作后,帐篷医院每天完成7台大手术、15台小手术、每天接待门诊病人100人次以上。
该院帐篷医院拥有急救室、外科、内儿科、X光、B超、消毒室、手术室、急救复苏病房、指挥中心以及厕所、隔离病房、太平间等设施。帐篷医院设施齐全,既有检验检查设备,还有机器人“小白”的智能陪护。医护人员人手装备一台医院自主研发的电子检伤一体化系统,可记录伤员在帐篷医院的就诊轨迹。此外还有两套户外放置的黑色机器,那是该院联合厂家研发的便携式制氧机,一改以往医用制氧机笨重的形象,只有200公斤,可上飞机完成运输,也可分拆组装非常方便。
与其他应急医疗队相比,省第二人民医院应急医疗队是一支能“起飞”的智能化救援队伍。应急医疗队能在6小时内完成集结抵达机场,飞抵受援国。在灾难发生时,应急医疗队只要搭建好无线互联网,应急队员就通过便携式传感装置,实时采集灾区现场伤病员的数据, 回传给后方指挥部,提高队伍在灾害环境中的快速诊断能力。此外,该应急队伍还专门配置康复治疗师利用中医手法复位、中医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手段,缓解病人疼痛,促进病人功能障碍康复,协助残障病人尽快恢复。
(潘成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