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是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80%以上的原因。统计显示,90%以上的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牙周病除了导致牙齿松动、脱落以外,还有可能诱发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肾炎、胃炎、关节炎及其它系统疾病,危害很大。专家建议,定期洗牙可以预防牙周病,有益全身健康。
解析:牙菌斑和牙结石是牙周病的罪魁祸首
牙周病是指多因素引起的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牙龈炎和牙周炎,他们是导致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和脱落的主要原因。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子是与口腔卫生有关的牙菌斑和牙结石。牙菌斑是堆积在牙面上的一层细菌膜,尤其是在牙颈部比较明显。牙菌斑如果没有被及时清除,就会被唾液中钙离子钙化形成牙结石。牙结石对牙龈有机械刺激作用,同时牙结石又为牙菌斑的形成提供了理想的场地,牙菌斑与软组织表面紧密接触,其中的细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对牙周组织产生破坏作用,导致炎症的发生。因此,牙结石是牙周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
清除:洗牙有助于预防牙周病
清除牙结石是预防牙周病的有效措施,而清除牙结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洗牙。很多人认为洗牙会把牙缝越洗越大,或因洗后一段时间牙齿发酸、出血而认为牙齿受损,其实这些都是错误认识。
首先,牙缝不会因洗牙而变大,相反是牙结石和细菌长时间作用于牙龈和牙槽骨,使牙龈和牙槽骨萎缩后致牙缝变大。一旦去除牙结石,牙缝就露出来了,所以应该及时去除牙结石,避免其破坏牙周组织。
方法:半年至1年洗牙1次
牙医建议,18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半年到1年洗牙1次。定期洗牙可有效预防牙周病的发生,防止“老掉牙”,并因此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
值得提醒的是,洗牙和治牙、拔牙、镶牙一样,一定要到消毒严格的正规口腔医疗机构,防止感染。
(通讯员 李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