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抑郁焦虑等情绪发作的高发季节。由于冬天阳光照射时间缩短、强度降低,此时,大脑的松果体由它控制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就会减少,而他们的减少使细胞兴奋性降低,人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出现情绪低沉,睡不好觉,总感觉疲惫的情况。医学研究证实,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已成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情绪波动导致血压不稳定
每到冬天,高血压门诊经常有患者来就诊时告诉医生不知道为什么血压升高了?再仔细询问病史,他会告诉医生:晚上睡不好,烦躁,白天疲劳,心情不好,对一些事情不感兴趣,有时有头痛或胃痛或肌肉痛等的情况。有些高血压患者虽然用了多联的降血压药,但血压控制不理想,并常常为睡不好觉而苦恼,睡眠不好又加重了抑郁焦虑情绪,形成了恶性循环。专家解释到,由于冬季天气变化,人们易出现情绪波动,或低沉、或烦燥,睡不好觉、伴有疲劳、头晕头痛,血压也升高了,或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出现了波动,导致原有心血管疾病的加重。
建议一:坚持用药治疗
冬季患者除了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外,还可以用中药治疗。《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了人的情绪与肝、脾、心、肺、肾等脏腑有关系,像抑郁焦虑情绪与心、肺、肝脏的功能损伤最为密切,临床多辨证为肝郁气滞、心肝火旺、脾虚肝郁、气滞血瘀、阴虚火旺、气血亏虚等。中医治疗常用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滋阴降火、补气健脾等方法,可以调整患者的睡眠,改善抑郁焦虑情绪,利于降低血压。专家提醒,患者需要找专业中医师看诊后才能用药。
建议二:调节生活起居
调控情绪。《黄帝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静神内守、病安从来;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意思是说人们应当保持一种"恬淡虚无"的状态,做到精和神内守,身体、思想不被过多的事务所累,这样形体不易衰老,精神就不易耗散。
多到户外晒太阳和参加运动。每天照射一定量的太阳光或明亮的人工光线,可以减少冬季的抑郁情绪。做到早睡晚起,特别是老年人要在太阳出来后才外出锻炼,这是因为人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可以增加机体的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以唤醒细胞的兴奋,使人保持积极的情绪。多参加户外活动和锻炼,如散步、跑步、练太极拳、跳健身舞等,这些活动都能调动情绪、缓解抑郁焦虑状态。
进食有利于改善情绪的食物和药膳。在一日三餐中,多食一些能够改善情绪的食品、蔬菜、瓜果,如:全麦面包、牛肉、香蕉、橙子、葡萄、巧克力等,每天喝白水为主,少喝浓茶、咖啡等饮品。也可以用一些有效的中药膳食来帮助调节睡眠和情绪,如:
1、莲心茶(莲心2g、开水泡10分钟后可饮,适用于心火旺盛者)。
2、灵芝煲乌鸡(灵芝适量、红枣10g、乌鸡150g,同煮至鸡肉烂加调料,饮汤吃肉,适用于气虚者)。
3、二仁瘦肉汤(柏子仁10g、酸枣仁20g、大枣10g、瘦肉50g,同煲1小时,饮汤每周2次,适用于心肝血虚者)。
4、百合莲子汤(百合30g、莲子20g、元肉10g、大枣10g,煲2个小时,每日早或晚服,适用于心脾两虚者)。
(通讯员 李朝 金小洣)
栏目:杏林春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