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的规律,宜养阳,为来春的生机勃发做准备。按照中医“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立冬后的起居、运动、情志、饮食等,均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护阳为根本。
起居——早睡晚起
冬季宜“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应早睡晚起,不要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早睡可养人体阳气,晚起能养人体阴气。但晚起并非赖床不起,而应以太阳升起的时间为度。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对于上班族“晚起”可能很困难,但可尽量早睡,不熬夜。此外,在广东地区早晚温差仍较大,应注意适时添减衣服,避免忽冷忽热,尤其是年老体弱之人。
运动——静态运动
冬季应以静态运动为主,养阳气,使阳气潜藏,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佳,不宜过度运动,避免大汗出而使阳气外泄。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时段,一般早晨10点左右,或下午2点左右。中医认为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在冬季,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常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情志——宁静内敛
冬季要力求其静,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使体内的阳气得以潜藏。人们要控制情志活动,更趋于内敛,不要太显山露水,同时避免各种不良的干扰刺激,处于“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状态,使心神安静自如,含而不露,秘而不宣,方可悄然安住更利于身心健康。
由于冬季日照逐渐较少,人体缺乏足够的光照,容易出现精神抑郁,特别是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加重病情,出现失眠、烦躁、悲观等表现。因此,应注意心理的调适,保持乐观,节喜制怒,可多听音乐,缓解紧张情绪。
饮食——科学进补
入冬后天气逐渐转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同时,冬天是肾主令之时,肾主闭藏,元阳根于肾。饮食养生宜适当进补,以养阳、藏阳,补肾藏精,促使体内阳气的升发。
一方面,宜多食些有御寒功能的食物,进行益补和调养。如羊肉、牛肉、鸡肉、甲鱼、板栗等,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及脂肪,热量多,可温中暖下、补气生血,御寒效果较好。另一方面,可多食养肾食材。肾阳虚者,可多食山药、芡实、黑豆、胡桃、鹿茸、海马、杜仲、肉苁蓉等;肾阴虚者,可多食海参、芝麻、枸杞子、桑椹、何首乌、银耳等。
需要特别指出,冬季“进补”要科学,因人、因地施膳,辨证进补,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过分夸大食补、药补的功效,还应避免误用不适当的食材。如脾胃虚弱之人,食用过滋腻的食材,容易出现胃胀、口苦口臭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又如地处长江以南的广州,初冬的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得多,此时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食材为主,不宜过度温热辛辣。
同时,由于高热量食材摄入增多,要注意多食新鲜蔬果,以避免维生素缺乏,出现口腔溃疡、舌唇干燥、牙龈肿痛或出血、便秘等现象,如:青菜、马铃薯、豆腐、豆浆、橙子、苹果等。此外,白萝卜也是不错的选择,冬季进食增多,容易产生内热,此时进食白萝卜,具有清热化痰,消积除胀的作用。故有“冬吃萝卜”的说法。
药膳——两款冬季食疗
黑豆桂圆羊肉汤
【材料】羊肉1斤,黑豆4两,龙眼肉15g,生姜2片,盐少许。
【方法】将上述材料一同放入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改中火继续煲3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有健脾补血、补肾益心、强壮身体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头晕目眩,经常手足不温、怕冷等。
【禁忌】伤风感冒发热不宜食用。
栗子杜仲乳鸽汤
【材料】乳鸽1只,杜仲15g,栗子半斤,陈皮1角,盐少许。
【方法】将上述材料一同放入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改中火继续煲3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有补肾健脾、强壮筋骨、缩小便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肾气不足,腰腿疼痛,精神疲乏,记忆减退,耳鸣耳聋,小便频密,夜尿多,遗尿等。
【禁忌】伤风感冒,咳嗽未愈之人不宜食用。
(通讯员 黄月星)
栏目:杏林春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