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高血压大家都不陌生,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mmHg就可考虑为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心梗、脑梗、肾衰最危险的因素,其典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16-11/07/012489.html

等待处理…

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管理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 柳东杨
2016年11月07日

高血压大家都不陌生,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mmHg就可考虑为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心梗、脑梗、肾衰最危险的因素,其典型症状为头痛、头晕、视力模糊、肢体麻木、心悸等,严重时可出现中风,甚至猝死。可以说,高血压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患有高血压病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高血压,而且要学会自我管理来控制血压,包括几个方面:

血压管理:重视清晨血压监控

高血压患者必须在家中自备血压计,并且学会自测血压。如何准确测量血压呢?清晨清醒后1小时内,在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空小便,最好脱掉外衣,把上臂部抬到与心脏同高的水平。每次测血压要记录,包括测量的时间、结果,如果有特殊不适或服用药物后要注明,以备医生参考评估。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清晨起床后6~10点之间血压会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峰值,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往往多发于这个时间段,因此应重视清晨血压的监测与控制。

药物管理:长期、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

对降压药人们有几个错误的认识:

1、没有感觉,就不用吃药

血压的慢性升高,会让有些人没有症状,但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不要等发生了危险并发症才来救治,可能为时已晚。所以,只要血压升高,没有感觉也应该用药。除非早期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血压能够恢复正常的人群,可以不用药,但必须继续监测血压。

2、降压药副作用大,能不吃尽量不吃

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包括中药、中成药和降压药,如果正确遵医嘱用药,副作用会很轻微。事实是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可忽略不记。

3、血压正常就应该停药

血压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造成人为的血压波动,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往往在血压波动时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血压正常是药物作用的结果,停药后血压会重新升高。

怎样才是合理用药呢?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老年人必须定时服用降压药,不要随意减量或停药,定期到专科门诊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防止血压波动。

情绪管理:保持心情愉悦

血压与情绪关系非常密切,不论过激的生气还是兴奋,血压都会升高。所以对于控制血压来说,保持心情的稳定很重要。高血压患者要保持有计划有节奏的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不宜过度劳累;而且要主动避免负性情绪,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运动管理:有氧、适量、长期

有氧运动可通过增强心脏功能、使血管壁柔韧而富有弹性、降低血脂、改善体内激素水平等多种方式控制血压,无疑是使血压保持正常,并维持健康水平的最好治疗方式。运动的形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选择,注意量力而行,以活动后不觉疲劳为度。坚持长期规律运动,可以增强运动带来的降压效果。高血压患者最佳的运动时间应为下午4~6点,而非清晨,因为清晨多数人的血压和心率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此时运动,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病变。

饮食管理:限盐、营养均衡、戒烟限酒、不信偏方

减少食盐摄入: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可以减少体内的水钠潴留,有助于降低血压。日常中,要注意减少隐性盐的摄入,如腌制食品、腊味、酱油、海产品、火锅蘸料、快餐等都是重盐的食品。

营养均衡:过分的节制饮食,只会导致机体的营养失衡,寒热搭配、荤素搭配、总量控制才是正确的饮食方式。避免肥胖、控制体重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而控制饮食是关键措施。

戒烟限酒:吸烟、喝酒可使降压药的疗效降低,常导致需加大用药剂量。长期吸烟的高血压患者远期预后差。适量饮酒有益,但长期过量饮酒又是高血压、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不信偏方:网络、民间传播着很多所谓的降压良方,大部分是没有得到证实有效的方法,高血压患者要慎重选择。更不能相信保健品也能降血压,比如降压枕、降压手表、降压帽、降压鞋垫等,这些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根本就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

(通讯员 张秋霞)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