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转凉,昼夜温差大,空气也是愈来愈干燥。燥邪为秋季当令之邪,易耗伤人体阴津,使人体出现一派“燥”象,从而产生“秋燥病”(包括温燥和凉燥),具体表现为口干咽干、皮肤干燥、鼻燥出血、干咳少痰、大便秘结及胃肠道不适等一系列症状。因此,饮食应突出“清润”,即清肺润燥、益胃养阴。
膳食篇
玉竹沙参煲猪蹄
用料:玉竹60g,北沙参60g,猪蹄750g,蜜枣4个。
做法:首先将猪蹄焯水,然后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中煲滚后,改文火再煲2小时。
功效:此汤具有益胃生津、清肺润燥之功,特别适合口干舌燥、干咳无痰、鼻干咽干的人群。
马蹄玉米胡萝卜煲排骨
用料:马蹄150g、玉米2个、胡萝卜1个、排骨250g,适量食盐和生姜。
做法:首先将排骨焯水,马蹄、胡萝卜、玉米洗净切块,将这些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煲滚后,再小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能润燥生津、利尿通淋,一般人群可食用,但腹泻者慎用。
百合银耳粳米粥.
用料:银耳10g、粳米100g、新鲜百合60g、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先浸泡发涨,然后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同煮1小时至银耳润滑粘稠。
功效:此粥特别适合胃脘隐痛或灼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结、慢性干咳及皮肤干燥的人群。
粳米甘蔗粥
用料:新鲜甘蔗榨汁100~150ml、粳米100g。
做法:两者兑水后同煮即可。
功效:此粥适合有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大便干结、反胃呕吐及消化不良等症状的人群。甘蔗性寒,胃脘受寒引起的疼痛、腹泻者不宜食用;甘蔗糖分含量高,糖尿病患者忌食。
茶饮
西洋参麦冬茶
用料:西洋参5g、麦冬10g、北沙参10g。
做法:放入杯中,沸水冲泡后滤汁,可根据个人口感喜好添加蜂蜜、冰糖等调味。
功效:滋阴润燥,益胃生津。适合久咳、干咳少痰、口干喜饮、咽喉干燥疼痛者,但风寒感冒之咳嗽痰多者不适用。
胖大海麦冬枸杞饮
用料:胖大海6g,枸杞子15g、麦冬10g。
做法:放入杯中,沸水冲泡后滤汁。
功效:清肝明目、滋阴养肾、清热利咽。适合久咳、干咳少痰、口干喜饮、咽喉干燥疼痛及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者,但消化不良者不宜。
(通讯员 唐榕 黄月星)
栏目:药食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