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讯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和疾病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三水区中医院在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基础上,围绕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治未病”工作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三大板块内容,将医疗阵地前移,构建起完善的中医预防保健网络。
体质辨识实现“私人订制”
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是三水区中医院推广中医“治未病”工作的重点之一。医院通过采集市民填写的体质辨识表,由电脑系统得出市民个人的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医生根据结果内容向市民提供膳食、起居、运动、经络调理等建议,形成体质辨识报告。
作为三水区中医院的住院患者,陈女士今年得到了医院提供的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我平时身子弱,比较注重身体保健。现在有了这详细的体质报告,可以根据报告来调理了。”陈女士说,她打算让家人也来做体质辨识。
除形成体质辨识报告外,三水区中医院还将报告收集建成信息库。该院治未病科副主任杨益介绍,信息库可以统计区内各年龄段人群的主要体质,了解本地人群的常见病、高发病,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知识和防病治病科普。
目前,三水区中医院完成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管理服务12000余人次。
推广中医药技术育中医人才
作为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方式之一,今年7月,三水区中医院与地处三水区最北端的佛山市中医院南山医院建立了颈腰椎病治疗基地,派医师长期进行技术帮扶。这让交通不便的南山镇居民受益。该镇9岁男孩小戴在公园玩时摔断了左手。而从南山到中心城区约1小时车程,家长为此犯愁的时候,听说三水区中医院的骨科医生在南山驻点,小戴的家长马上将他送到南山医院就诊。经过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后,小戴的骨折移位得以纠正。
除对基层医院进行技术帮扶外,三水区中医院还每年定期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让基层医务人员掌握并运用包括针灸、艾灸、穴位贴敷、放血疗法、小儿捏脊、手法复位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并在全区各镇(街)建立9个中医特色示范点,由区中医院统一指导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目前,9个示范点可开展12项以上的技术服务项目,服务人次逐年攀升,其中示范点金本民信医院今年上半年有1.6万人次接受了中医适宜技术治疗。
送中医药文化进基层
在中医药文化宣传推广工作中,三水区中医院组织医务人员走进机关企业和社区乡村,陆续开展多场中医中药推广活动。通过“治未病”健康讲座、义诊活动等,提高人们对“未病先防”等理念的认识。
“中医院进社区团队技术好、服务好,惠民贴心,特别受欢迎。每次活动前社区活动中心总是早早就挤满了人。”三水区西南街道桥头社区党委书记禤瑞菊表示,活动一直得到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称赞。
据统计,今年1~9月,三水区中医院共开展“健康大讲堂”系列讲座42场,大型义诊活动和健康咨询活动13场,免费派发宣传资料20000多份、保健茶饮配方2500多份。
(梁穗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