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重要技术支撑,对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16-10/24/012418.html

等待处理…

服务基层 助力医改 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大有可为

——专访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江效东

岳展信 徐飞龙
2016年10月24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重要技术支撑,对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日,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江效东接受本报专访,畅谈我省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关话题。

44334万,投资规模最大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

记者:江主任,您好,谢谢您接受专访。据了解,省卫生计生委最近正在建设实施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基层项目”),9月30日起,基层项目应用软件在韶关市上线试运行,这可以说是我省卫生信息化事业发展里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为让大家对该项目有个清楚的认识与了解,江主任能不能就该项目的建设背景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江效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健康医疗服务体系的网底,是城乡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医疗服务需求,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基础普遍比较薄弱,信息化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能力的提高。2011年,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为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国家启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12〕4140号),要求各地抓紧组织实施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我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原省卫生厅等有关单位分工、协作,共同推动基层项目建设。2013年7月16日,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立项建设基层项目,共投资4433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3300万元,省财政安排资金31034万元。作为省卫生计生委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我委在具体组织实施中,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立项、统一组织实施、统一资金使用、统一标准规范的原则,会同省有关部门和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各项工作。

记者:听了江主任讲解,看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那我们这个基层项目具体建设任务是什么?

江效东:2012 年国家发改委和原卫生部联合发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基层项目的建设任务。我委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遵循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与相关部门和单位互联互通、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原则,建设涵盖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管理、居民健康管理、业务运营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统计分析和综合查询等基本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并与医保信息系统有效衔接。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开发与实施、广东省15 个地级市(包括珠海、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和云浮。广州、深圳、汕头、佛山、中山、江门等6个市基层项目建设由各地市自行负责,不列入本项目)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15个地级市的196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终端建设配备、省市两级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等。

动态更新,居民健康档案“活”起来

记者:那我省基层项目建设要实现怎样的目标呢?

江效东:项目建设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依托全员人口数据库建设全省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实现全省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动态更新,将死的健康档案变成活的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的数据更加完整准确。老百姓可以查询自己的健康信息,自己管理自己的健康信息。

二是在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全员人口三大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在全省范围内互联互通,促进分级诊疗制度顺利实施。实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业务高度融合与协同,使信息利用更加便捷,减少基层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服务效率。

三是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使工作流程、业务管理得到统一和规范,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四是省、市、县(区)行政管理部门依托系统及时获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和运营管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指导业务、评估政策实施效果,为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记者:作为一个如此大型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请江主任介绍一下基层项目建设模式?

江效东:2015年9月,省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基层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为加快推进项目,结合我省实际,基层项目采取项目总承包的方式进行建设。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通过公开招标遴选具有丰富经验和突出业绩的机构,最终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标,成为我省基层项目建设总集成商,负责开展系统的软件开发和部署实施。今年3月7日,省卫生计生委与蓝盾公司正式签订合同。

记者:为确保项目建设成功,省卫生计生委采取了哪些举措?

江效东:为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如期完成建设任务,我委采取以下多种措施进行保障。

一是深入调研,掌握项目建设实际需求。深入调研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状,了解掌握管理部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类用户的实际需求;赴兄弟省份考察学习建设经验,为基层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二是制定计划,合理安排进度。根据项目建设工期,划分里程碑事件时间节点,采取倒排工期方式,制定基层项目实施计划,有序推动各阶段任务完成。

三是完善组织、建立机制。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设立专题业务小组,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定期组织监理方、承建方、业务小组研究分析项目建设形势,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按计划推进项目建设。

四是统筹规划、试点先行。根据基层项目建设需要,结合各地市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基础设施、工作总量、实施条件等因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韶关、东莞、江门、肇庆4个地级市为基层项目建设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在不同类型地区实施基层项目的有效途径、可靠方式和实用办法,充分发挥探索创新、先行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为全省全面系统部署实施基层项目提供借鉴和经验。试点地区成功完成任务后,在其它市全面铺开建设。

互联互通,方便全省居民查询个人健康信息

记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上线后,老百姓会得到什么实惠?

江效东:长期以来,“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基层项目建设,着力优化医疗卫生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老百姓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将更快、更方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上线后,将为居民建立准确、完整、动态更新的健康档案,居民健康信息可在全省互联互通,实现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居民可以查询个人的健康信息,实现健康信息的自我管理。基层系统与后续建立的省级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远程医疗平台联通后,实现省、市、县、乡(镇街)直至村等各级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连接,老百姓将就近享受到优质远程医疗、分级诊疗服务。

记者:韶关市作为基层项目建设的先行点,应用软件率先在该市上线试运行,试点取得明显成效。请问韶关市是怎么做的?对其他各市有什么借鉴意义?

江效东:韶关市高度重视基层项目试点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试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由“一把手”负总责,领导抓、抓领导,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试点工作领导机制。全市卫生计生系统成立了由市卫生计生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局局长及市局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对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评估和监督。二是组织专门的试点工作队伍,建立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三是认真开展摸底调查,做好网络、数据中心机房、人员动员、设备配置等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加强业务应用培训,提高各类角色、各类用户的操作能力,确保系统使用取得实际效果。五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争取医保、民政、银行等部门支持配合,为试点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六是点面结合,逐步推进。总结韶关市的做法,领导高度重视是做好试点工作的关键,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做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是做好试点工作的助推器,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是做好试点工作的抓手。韶关市的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统一标准,破题卫生领域“信息孤岛”

记者:目前,卫生领域“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现象普遍存在,基层项目在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方面有何考虑?

江效东:基层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功能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指导意见》等为基础,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研制我省的标准体系,确保全省统一执行同一套标准。基层项目建设过程中,首先统一了药品目录(医用耗材目录、中药饮片目录)、诊疗服务目录、疾病编码采用标准及动态维护机制,还对数据元、数据交换标准进行了统一。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逐步解决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问题。

记者:省卫生计生委近期还有哪些信息化惠民项目?

江效东:除了目前正在建设的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之外,我委还着手广东省全民健康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广东省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建设目标是联结省部属、委直属医疗卫生机构,联结市级健康信息平台。并通过市级健康信息平台,联结市辖医疗卫生机构,与基层项目连通,最终实现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支持基层医疗、公共卫生、计划生育、药品管理、医疗保障、综合监管六大业务应用,并与社保、民政、公安等其他省级部门信息系统互联,与国家级平台实现互联。

除此之外,还将建设县级医院远程医疗平台项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使基层老百姓也能享受大城市的优质医疗服务。

(岳展信 徐飞龙)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