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市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与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构建医疗卫生高地,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市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根据广东省医改办7月底发布的2015年度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考核结果通报,深圳综合得分全省排名第一。
“十二五”期间,该市医疗机构增加46.2%,达到3559家;卫生工作人员增加36.9%,达到92682名,其中执业医师增加36.6%,达到29007名,常住人口千人医生数2.6名;床位总数增加66.9%,达到38132张,常住人口千人床位数3.4张。
深圳市三级医院从9家增加到25家,“三甲”医院从3家增加到10家;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从48个增加到78个。
2015年,常住人口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达到70元。市民人均期望寿命79.7岁,比2009年增加2岁。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6.18/10万、婴儿死亡率2.02‰。市民健康素养水平10.5%,高于全国9.48%的平均水平。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强基层 每个社区都有社康中心
“十二五”期间,深圳财政卫生总投入599.1亿元,持续推进医院新、改、扩建工程,推进社康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每个区有一家三级医院、每个社区有一家社康中心。“十三五”期间,将再投入约1400亿元,加快推进48个卫生重大项目建设。预计到2020年,全市新增床位2.5万张以上,常住人口千人病床数达到4.3张。
未来5年拟每年引进和培养临床实用型、紧缺医疗卫生人才1000名以上。至2020年,新增执业医生1.2万名以上,千人医生数达到2.8名。
提高社康中心建设标准和水平,将规划新建的政府办社康中心的业务用房配置标准提高至1000平方米以上。推动公立一级医院、医院外设门诊部向社康中心转型,形成三级综合医院与社康中心一体化运营、分工协作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实施街道医院提质增效工程,按照三级医院建设规划,完成沙井人民医院、松岗人民医院、横岗人民医院、布吉人民医院等10家街道医院的改建、扩建项目。加强社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鼓励专家进社区工作,财政给予专项补助,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建立家庭医生岗位补贴等激励机制,支持社康中心开展家庭医生服务。
调整基层医疗服务价格,提高社区医务人员待遇。将对进驻社康中心开展诊疗服务的专家,按照社康中心举办医院的标准收取诊金。探索家庭病床服务打包付费,将符合规定的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建高地 打造80个省级以上重点学科
该市推动医疗与教学协同发展,以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为主线,重点抓好引进和培育名医(科)、名院、名诊所,引进高水平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推动三级医院创优上水平。
以国内同类学科团队排名前10名为标准,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名院引进73个高水平医学学科团队,“十三五”期间再引进50个高水平医学学科团队。
支持市属医院、各区“三甲”医院主动对标国内外一流医院,找差距、补短板,实施“一院一计划”,力争到2020年,深圳市三级医院增加到60家以上,“三甲”水平医院达到20家以上,打造80个优势明显、综合竞争力强的省级以上医学重点学科。
推动医疗与科研协同发展,以推动医学科技创新为主线,重点建设五大医疗卫生高地,即精准医疗高地、肿瘤防治高地、区域性器官捐赠和移植基地、“互联网+医疗”高地、中医药创新高地。
优服务 健康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
深圳注重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健康深圳”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健全疾病监测和卫生监督网络,推进公共卫生网格化管理。整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链条,健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标准,为市民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制定家庭医生服务标准,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为重点,逐步扩大家庭医生服务覆盖范围。整合公共卫生、医疗、康复护理等资源、项目和服务链条,制定家庭医生服务规程,签约居民可享受优先预约、优先接诊、便捷应诊、上门访视等优惠措施。完善家庭医生服务收费制度。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工作量、服务质量以及签约对象的满意度与财政补助直接挂钩。制定医养融合服务“深圳标准”,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与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等单位合作,提供家庭护理、社区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
(作者单位:深圳市卫生计生委秘书处)
栏目:聚焦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