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阳西县中医院由于资金匮乏,新建成的大楼无法完成装修,只能搁置一旁,这成了医院所有员工的一块“心病”。
两年后,崭新的住院大楼完成装修并投入使用。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院业务收入1300多万元,同比增长31%。院区应用建筑面积扩展3000多平方米,床位增加64张,两个特色专科得到快速发展。门诊量、住院量、经济指标显著增长。
两年蝶变缘于倾情帮扶。自2014年起,珠海对口帮扶阳江指挥部和斗门区对口帮扶阳西县工作组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对口帮扶阳西县中医院,从硬件建设到人才培养,逐步帮助医院走出困境,打开新局面。
据阳西县中医院办公室负责人许红珍介绍,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之前,看病诊疗、门诊和住院都挤在一个综合楼里,十分拥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院曾在综合楼后搭建简易病房,下雨天漏水,夏天闷热、冬天透风,硬件条件差,无法满足病人的需求,这样持续了整整10年。
珠海帮扶工作组负责人多次到中医院调研后,一次性支持200万元建设资金,今年又投入100万元用于医院发展。阳西县政府从2014年起每年投入120万元用于中医院化解债务,并于2015年投入100万元建设资金。
有了资金的支持,中医院的住院大楼于2015年6月投入使用。在全新的大楼里,药房、中药熏蒸室、手术室等“安家落户”,独立的诊室更方便医生诊治病人。同年7月30日,珠海市斗门区与阳西县合作共建阳西县中医院挂牌,康复理疗科、骨伤科等一批特色专科初具规模。
为了全面提高阳西县中医院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能力,珠海市派出五批共11名具有较高学历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到中医院进行帮扶,专业涵盖内科、康复理疗科、普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等诊疗科目。
珠海方面还选派各大医院名医和学科带头人多次到中医院举办培训班,进行现代医疗理念及技术方面的培训。
“以前医院很少接收患有心肌梗塞的病人。帮扶医护人员来了之后,半年就多了20几例,给了我们莫大的信心和支持。”该院医务科主任高俊红说,珠海的专家还亲自到医院主刀一些难度较大的手术,让阳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治疗疑难杂症。
(作者单位:阳西县卫生计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