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21日,省卫生计生委在广州召开2016年全省卫生计生半年工作会议。会议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重大政策落实专题研讨班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调研广东医改讲话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工作重点。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段宇飞主持会议并作《振奋精神 凝心聚力 加快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报告,委副主任彭炜作总结讲话,委副主任黄飞部署民声热线工作。深圳、珠海等8个地市作经验交流发言。与会代表围绕贯彻落实段宇飞的讲话精神进行了讨论。
省卫生计生委领导,委各处室、省中医药局及委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卫生计生局(委)主要负责人和办公室主任,部属、省属驻穗医药院校及附属医院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在改革中深化 在深化中发展
段宇飞指出,上半年全省卫生计生系统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统筹推进各项任务,各项任务取得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卫生强省战略启动实施。各地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关于“建设卫生强省、打造健康广东”的决策部署,推动建设卫生强省各项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已有8个地市正式出台建设卫生强市的实施意见并召开全市卫生工作大会,3个地市贯彻实施意见正在审定。
深化医改步伐明显加快。坚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统筹推进分级诊疗、基层综合改革、药品第三方集中采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社会办医、互联网+医疗等领域改革。全省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扩大到8个地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深化,县级医院收支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能力明显加强。出台了《广东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第一季度全省县域内住院率达到80.6%,3个县(市)达到90%以上。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顺利推进。我省修订了《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并于1月1日起启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制订下发《广东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意见》。积极应对生育政策调整后的新情况新形势,着力加强产科、儿科建设,推动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项目,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家庭发展利益导向政策实施进度好于预期,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加快推进。
重大疾病有效防控。寨卡病毒病、登革热、H7N9、H5N6、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应对处置“山东非法经营二类疫苗案件”,全面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整治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采购、接种等工作平稳推进。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力度不断加大。维持消除血吸虫病状态,顺利通过国家复核,确认我省不再为血吸虫病流行区。
中医药工作有新的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推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保护道地中药材资源地方立法工作在全国率先启动。中医药在深化医改、建设卫生强省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其他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督促各地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序推进,全科医生培养、订单定向培养、卫生智力扶持山区等项目顺利实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进一步规范,综合监督执法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各项卫生计生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等等。
“十大任务”推动卫生计生纵深发展
段宇飞强调,各地要以建设卫生强省为抓手,按照年初国家和省制订下发的卫生计生年度工作要点,逐项对照检查,逐项狠抓落实,实现“十三五”起好步、开好局。重点抓好“十大任务”——
紧扣强省战略,全面启动实施卫生创强工作。要加强组织部署、顶层设计、工作落实。结合调整医改领导小组,强化建设卫生强省的组织领导。加紧制订广东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十三五”深化医改规划。年底前各地市、县两级务必出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同时,要制订两个“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逐条逐项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目标要求以及工作路线图,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全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加快改革步伐,争当全国深化医改排头兵。下半年医改任务非常繁重,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全面启动,四个推动实施”,即全面启动省级医改综合试点;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试点;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落地实施;推动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政策落地实施;推动药品和医用耗材交易办法落地实施;推动社会办医政策文件落地实施。
坚持基本国策,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一要尽快完善“全面两孩”配套政策,推动修订完善《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尽快出台生育登记和再生育审批办法。二要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制定省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办法和年度考核方案,改革完善考核方法方式,调整充实考核内容,并做好“全面两孩”实施后的政策衔接。推进粤湘、粤赣、粤琼等省际信息共享,年底前完成粤赣信息全面对接项目。三要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保障能力,各地年底前要完成妇幼保健和计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整合,并完成60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中心建设,补助60万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
落实防控措施,切实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要突出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控、规范预防接种、加强精神卫生三项工作。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切实把各项防控措施做早、做细、做实。加强疫情监测预警、通报和临床诊疗工作,提高重症病例救治能力。近期各地要针对新修订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出台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进行一次全面梳理,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做好舆情应对工作,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舆论。各地要认真贯彻关于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有效遏制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持续改善服务,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是继续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年底前完成57家县级人民医院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工作。要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各地年度医疗费用增长幅度不得超过10%。二是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今年底前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各地要力争全部三级医院和80%以上二级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三是进一步强化医疗安全管理。从7月起会同相关部门在全省开展为期1年的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12月底前第三方调解制度要覆盖所有地市和县(市、区),全省三级公立医院和二级公立医院医疗责任险参保率要分别达到100%和90%以上。
推动传承发展,促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制定出台广东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73个“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
强化创新驱动,着力加强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快研究部署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我省医药卫生领域科技创新工作的研究,加快建立“六大创新平台”,形成政府、医疗卫生机构、社会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人员的创新合力。进一步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快紧缺专业人才招生,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全科、儿科、精神科等专业和省400名订单定向医学生的招生任务。督促落实绩效工资“两自主一倾斜”等政策,着力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
加大推进力度,切实加强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下半年重点要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项目建设,争取年内完成韶关、肇庆、东莞、江门等市的实施工作。要做好全民健康省级平台和县级医院远程医疗平台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建成全省全民健康专网,在全省系统内实现互联互通共享,优化、简化各项业务流程。制订出台“互联网+医疗”相关政策、标准和行业规范,努力构建网格化、智能化、协同化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体系。
加强统筹兼顾,抓好其他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要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综合监督执法体制改革;加大卫生计生宣传力度;抓好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监测工作。此外,要继续做好卫生计生对外交流合作、援外医疗队派遣、粤港澳CEPA政策落实以及行业精准扶贫工作。
增强“四个意识”,全面加强行业系统党的建设。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行业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
提振发展精神促进改革创新
段宇飞表示,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系统要强“三力”、扬“三气”,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确保年度任务顺利完成。段宇飞就推动工作落实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要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摸清底数、找准问题、寻求对策,确保我们的工作贴近基层实际、符合群众期望。二要大力弘扬敢于担当的精神。党员干部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讲真话,广纳谏言,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搞“一言堂”。三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各地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切实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以奋发有为、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推动改革,敢于触及深层次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四要大力弘扬狠抓落实的精神。尤其对那些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研究解决之道,拿出务实管用的办法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沉到底、落到位、见到效。
彭炜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各地要传达贯彻会议精神,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加快推进“六个一”工作进度。她把下半年工作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下半年要加快强力推进的工作,第二类是确保年底完成的工作,第三类是要持续推进的工作,她要求各地按照不同分类进行部署,倒排时间表,认真抓好落实。同时要求强化督促督导,强化责任担当,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督导检查,根据省的部署和本次会议精神,对年度工作方案和拟出台的配套政策措施进行对照梳理,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任务。
唐诗杨 文 郑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