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佛山讯 小怡5岁了。她是亚洲首例开放式胎儿手术成功救治的患儿,当年在妈妈肚中时曾生命垂危,得到了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的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16-06/06/011831.html

等待处理…

亚洲首例开放式胎儿手术患者5岁啦

2016年06月06日

佛山讯 小怡5岁了。她是亚洲首例开放式胎儿手术成功救治的患儿,当年在妈妈肚中时曾生命垂危,得到了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如今她生长良好,让家人和医护人员倍感欣慰。

“六一”儿童节前夕,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的专家到南海大沥看望了小怡。这个长得像漫画里走出来的“小萝莉”说,长大后想要当医生。“我5岁了,现在上中班。”面对七八个前来探望她的陌生人,小怡起初话很少有点拘束,10分钟后,就已经开始大方地唱歌,甚至还跳起舞来。“她身体还不错,就是换季节的时候有点感冒。”小怡妈妈肖女士说。

在妈妈肚中不幸长了肿瘤

小怡生长20周左右,左侧肺叶上长了一个荔枝大小的肿瘤,两个月里逐渐把她的心脏向右侧推移。“一旦心脏被过度挤压,将会出现心律异常,随时危及到生命。”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刘正平表示,“当时要想保住孩子,必须通过手术,而采用开放式胎儿手术,才可能成功切除肿瘤。”

开放式胎儿手术,即在全麻下将产妇腹壁、子宫切开,不取出胎儿,通过脐带供氧和麻醉,打开胎儿胸腔切除肿瘤。缝合后,胎儿在母体内继续生长发育,直到分娩。

刘正平介绍,当时国内这类手术还没有成功案例。据美国的一项报道,美国几所著名的儿童医院共进行过24例,约一半胎儿死亡,手术成功率约50%。手术对于医院、产妇及其家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做手术能治好,那就一定要做。”肖女士“救孩子”的意愿很强烈。2个月后,肖女士选择在该院做开放式胎儿医学手术。

接受亚洲首例开放式胎儿手术

胎儿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涉及的科室不仅是产科,而且需要外科、麻醉科、新生儿科、超声科等多科协作才能取得成功。为了确保手术成功,刘正平带领团队制订了应对各种情况的方案,手术过程进行了两次演练。肖女士在这期间,情绪比较稳定,做手术的态度很坚决。

2011年5月15日上午9点,产科医生到位,外科医生到位,超声科医生到位,新生儿科医生到位,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院长亲自坐镇。麻醉是手术的一个难点,胎儿的麻醉需要通过脐带进行,麻醉科主任和助手成功为孕妇实施麻醉,肖女士进入麻醉状态,刘正平屏住呼吸缓慢而坚定地划开了第一刀……

“整个手术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把肿瘤挑出来。”刘正平说,当时美国几所著名的儿科医院共进行该手术24例,其中有4例就是在肿瘤挑出时,长期习惯被压迫的心脏突然被解压,导致射血不足,胎儿的循环系统发生坍塌而丧命。“当时我和外科医生刘国庆、唐华建就研究决定在手术中要慢慢挑出肿瘤,让胎儿的心脏逐步被解压、逐渐适应,没想到土办法最终成功了。”手术挑出的巨大肿瘤3 .5厘米×4 .1厘米×3 .5厘米,相当于一个鸡蛋大小。

每年看望“恩人”长大想当医生

手术完成后,小怡又放回妈妈子宫内继续妊娠。过了5个星期,即32周零6天,小怡顺利出生。“宝宝从母体一取出来,还没断脐,就哭了!”刘正平说,这个宝宝出生时的情况好得让人振奋,“脸色红润,提示在子宫内没有缺氧;能哭,显示她的肺功能恢复良好。”

现在,小怡已经快1 .1米了,每年一家三口都会去看望当年的“救命恩人”刘正平。“她每次去看完医生后,回家就说以后想要当医生。”妈妈肖女士说。

“胎儿也是病人!”刘正平表示,虽然目前国内无论是医学界还是老百姓,对胎儿是否是病人存有争议。“但在我心中,每次看见超声探头监测下的胎儿影像,我都感觉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既然是生命,他(她)就有接受治疗的权利,就有生存下来的权利!”

(张晓辉 张秋芳)

栏目:医患情深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