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北医三院”产妇因主动脉夹层破裂而不幸离世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让准备怀孕和已经怀孕的高龄产妇们惶惶不安。老话说:生孩子就像走一趟“鬼门关”,虽说现在医疗水平提高了,但是孕产妇猝死还是时有发生,约占孕产妇诊断死亡的5%。孕产妇猝死有3种类型:妊娠期猝死、分娩期猝死、产褥期猝死。引起孕产妇猝死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为重度子痫前期、妊娠合并心脏疾病、羊水栓塞、产后出血休克、肺栓塞、电解质紊乱、产褥感染等。本报通过采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主任张建平教授,向读者详解相关知识。
妊娠期猝死
妊娠期猝死多见有妊娠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的病情突变。以原有疾病加重为主,一类是重度子痫前期;另一类是妊娠合并心脏病。
重度子痫前期:通常也叫做妊娠期高血压,顾名思义,女性孕前血压正常,怀孕后血压升高,生完孩子血压恢复正常,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有轻重之分,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大约为3%~5%,并不少见,高危因素有很多,例如:孕妇年龄偏大、年纪太小、有子痫前期家族史、体重超重、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双胎等,妊娠期高血压处理不及时易发生颅内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子痫(抽搐)、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等病变引发猝死。
妊娠合并心脏病:由于妊娠时子宫增大,血容量增多,较妊娠前增加30%~45%,加重了心脏负担,分娩时子宫及全身骨骼肌收缩使大量血液涌向心脏,产后循环血量的增加,均易使有病变的心脏发生心力衰竭。目前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占35%~50%,位居第一,其余依次为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及心肌炎等。产后3日内仍是心脏负担较重时期,除子宫收缩使得一部分血液进入体循环以外,孕期组织间潴留的体液也回到体循环。因此,对于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在妊娠晚期及分娩后3天内可能发生心力衰竭而导致猝死。
分娩期猝死
分娩期猝死多见于羊水栓塞和产后出血。
羊水栓塞:其是孕产妇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等一系列危重综合征。羊水栓塞的发生率较为罕见,国外报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总的发病率为1/8万。但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70%~80%,其中1/3为猝死。羊水栓塞的诱因有胎膜早破、宫缩过强、前置胎盘等。
产后出血:其是孕产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多因宫缩不良、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所致。各种原因所致产科出血短期内出现严重低血容量休克得不到及时救治而猝死。
产褥期猝死
产褥期猝死以原有疾病在产褥期加重为主,肺栓塞、电解质紊乱、产褥感染是产妇死亡的三大原因。
肺栓塞:其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所属分支而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综合征。栓子多来自下肢深静脉,也可来自盆腔静脉。孕产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妊娠期子宫对下腔静脉、髂静脉产生压迫,产后长期卧床等多种危险因素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每1000~2000个妊娠者就可能有1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孕产妇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是非妊娠妇女的5倍。因此,要密切观察孕产妇下肢有无疼痛、麻木、皮肤温度及色泽改变等,嘱咐产妇产后早期下床活动,卧位时抬高下肢。
电解质紊乱:常见的有低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及低镁血症等。低钠血症可导致脑细胞水肿。高钠血症可致脑细胞脱水而诱发猝死。低钾血症使骨骼肌功能紊乱,严重时导致呼吸肌麻痹。低钾还可以导致各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高钾血症主要是心脏的毒性作用,严重者引起心搏骤停。低镁血症时,心肌兴奋性和自律性增强而传导性降低,因而可引起心律失常,还可导致低钾血症。上述电解质紊乱若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则有的患者发生猝死,但经充分治疗后孕产妇病死率可下降。
产褥感染:产褥常为厌氧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混合感染所致,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引发猝死。
因此,预防孕产妇猝死,妊娠期预防妊娠合并症、分娩期预防羊水栓塞和产后出血、产褥期预防原有疾病加重,至关重要。
(本报通讯员 王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