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1987年,当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由中国走向世界乐坛时,不到17岁的我从粤西来到花城广州,走进小平同志题写校名的中山医科大学,开始漫漫的医学之路,人生梦想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成长。
26年的光阴闪过,2013年冬至日,作为广东省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之一,在缤纷的雪花中,我踏上了地处南疆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这片西部大开发的热土,开始了三年的援疆之旅。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1819年在《西风颂》中写下的这一名句,近两百年来,燃起一代又一代人对未来的希望并激励人前行。我,在那个冬天,第一次以近乎当地人而不是游客的眼光仔细地观察着广东家乡之外的这个地方。
西北的冬天,苍茫的天空下,一棵棵白杨树、柳树、法国梧桐在寒风中竦立着,光秃秃的树丫上散落着雪花落下的痕迹,不时有硕大的乌鸦驻足停留,传来阵阵“嘎嘎”声,满眼望去,满目的萧条、苍凉、寂寥。然而,冬天又是孕育生机的季节:越冬的小麦在积雪下休眠,道旁绿化灌木花草披上了地膜,不落叶的松树、柏树换了上黄色的冬装,翻过的土棉花地裸露着,它们在静待着来年的春风。冬季更是属于沉思的季节,我们需在短短的20天里和来年开春前,克服道路冰封造成地出行不便等困难,安顿下来,完成工作交接,熟悉情况,更重要的是谋划来年甚至是未来3年的援疆工作。冬季也是带给人们憧憬美好的季节,播种希望,然后期待着春华秋实。
红花总需绿叶扶
从某种意义上,将军、士兵可分别类比为红花与绿叶。
作为一名卫生系统领导干部,似乎应向“将军”看齐,争当“红花”。然而,我更愿意将自己化作一片“绿叶”,一是在卫生行政管理事务中,作为部门副职,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服从当地领导,按照职责分工,深入基层调研指导、督促检查工作,两年来在师市辖区行程2万余公里,足迹遍及所有团场卫生机构;就卫生改革与发展、卫生援疆、人才队伍建设等,积极建言献策,甘当参谋助手和联络员,坚持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不争功、不诿过。二是作为所在工作队卫生人才的直接领导,要带好队伍,当好管理员和服务员,小至合影留念站位,大至人物事迹宣传报道、评先评优,坚持把专家挺在前面,调动专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才能,让专家更好地服务当地职工群众。我深知,当地领导、同事和援疆卫生人才就是“红花”,他们愈加灿烂辉煌、光彩夺目,我这片“绿叶”就愈加成功!
杏林绿叶情意深
当人们倚靠在粗壮的树干时,也许会抬头欣赏那翠绿欲滴的叶子,而不会低头看那直插泥土深处的根。唯有根与叶可谓情深意浓。
在祖国的医学传统上,医者以悬壶济世为本,医界有“杏林”的美称。卫生援疆就是要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带给新疆各族百姓。作为援疆干部,我在这里体会更多的是新疆兵团人的默默坚守与无私奉献,他们像沙漠胡杨、戈壁红柳、天山雪松一样,固守着广袤的疆土,是中华民族庞大的根系之一,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根系滋养,才有了祖国的和谐稳定、繁荣富强。援疆之路,也是感恩之旅。
如何为第三师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动力?按照上级部署,在前后方领导的支持下,我积极参与推动有关工作,通过管理援疆、人才援疆、技术援疆、基建援疆等,让兵团职工群众、周边城乡居民增强了卫生援疆成果的获得感。其中,技术援疆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两年来,广东援疆专家累计引进新技术、新项目近60项,其中30余项填补了当地空白,为受援医院开展多项首例手术。如帮助师医院建立ICU,开展脑部肿瘤切除术等;为图市医院独立设立儿科,设置中医科,开展大面积烧伤救治、针灸救治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等。师市疾控中心强化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41团医院新设的康复科(疼痛科)、口腔科持续运行,重新开展妇产科、外科手术;44团医院加强了传染病、精神病防治和公共卫生管理,重开感染科并设病床20张,定期到社区坐诊;45团医院开展了无痛胃镜、心脏彩超等5个B超新项目和骨关节手术,率先在团场成立ICU室、孕妇学校(双语);49团麻醉手术持续开展,新开展电子胃镜检查和妇产科手术2项,实施髌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等首例手术6例;伽师总场医院新设的中医科不断发展壮大,并新设了皮肤科。
医学离不开科学思维,而科研是提高此能力的重要途径,我积极组织和指导援疆专家申报科研项目。两年来,共申报省科技厅对口支援专项课题21项,获资助100余万元,其中本人主要负责的课题有2项,所有课题均以粤兵两地合作形式开展,既有利于提高受援地参与人员的科研水平,又推动了受援地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两地学术合作与交流。另外,师、市医院的援疆专家亲自研究提纲或作技术指导,申请了师科技局课题4项。
2016年,是我们这批援疆工作的收官之年,我将以绿叶对根的情意,更加努力工作,争取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卫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