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发展战略,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卫生强省”的战略任务,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战略部署,省人口发展研究院于12月1日举办推进健康广东建设专家座谈会。省卫生计生委宣传处、委直属单位,以及广州地区有关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就如何“打造卫生强省、建设健康广东”各抒己见。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骆文智出席并作讲话,副主任陈义平作总结讲话,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主持座谈会。本期特将与会领导和专家发言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 骆文智: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国家战略,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卫生强省”战略任务。推进健康广东建设,是落实中央和省的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广东实现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推进健康广东建设十分必要、十分紧迫。建设健康广东,要以卫生强省为抓手,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理念,打造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大幅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陈义平:打造卫生强省、建设健康广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全省卫生计生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健康广东,不仅是省卫生计生委一个部门的事,各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人民群众都要积极参与其中。健康问题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必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中。
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 董玉整:要做好健康广东建设这项工作,就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为健康广东建设提供理论、思想和智力支撑。通过调研,掌握人民群众对健康广东建设的现实需求、推进健康广东建设存在的现实矛盾困难和需要应对的各种挑战,以及各种机遇、资源、条件,理清建设思路,强化顶层设计,提出政策建议,并努力动员和组织社会群众,形成全民重视健康生活、全民建设健康广东的现实力量。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宣传处处长 刘占峰:建设健康广东,要切实把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政府统筹、政府规划。调整资源配置,在保证向医疗机构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医疗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对健康促进工作的投入;构建联合局面,由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打造工作平台,通过具有全省范围的、广泛影响的、吸引力强的平台,把资源整合起来,把各方力量吸引进来。
广东省人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 郑卫平:健康寓于万策,要树立维护健康是政府各部门共同责任的观念。省人民医院将发挥医疗优势,主动适应医改新形势,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为推进健康广东建设作出贡献。为迎接全面两孩政策,省人民医院准备新开设新生儿心血管科、心脏母胎医学、心脏病产科三个科室,为高龄产妇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杨杏芬:建设健康广东,要将“预防为主”落在实处。编制实施十三五规划要统筹考虑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出生孩子增多带来的预防接种负担加重的问题。要以重点项目为抓手,贯彻“预防为主”的理念,注重社会效益最大化。要加强公共卫生基础性平台建设,夯实公共卫生工作基础,强化风险沟通,推动健康传播。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 温博栋:推进健康广东建设离不开健康产业发展。健康产业是辐射和带动产业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的复合型产业。高校要科学设置专业,建议广东科学设置适应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兴专业,构建系统完整的现代职教体系,实现广东省高等教育在区域、结构、层次上的合理布局。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田军章:健康广东建设的要务之一就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调研发现,我省基层缺医少药现象仍较严重。建设健康广东,我院将积极探索医疗卫生对口帮扶“阳山模式”,利用“互联网+大众医疗”的优势,为基层医院建立互联网医疗技术支撑平台,为乡镇医生、村医提供网络医生、公共卫生、药品配送和适宜技术培训等服务。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 李雪谦:建设健康广东要早防早治职业病。可以利用互联网+职业健康技术,提高防治机构的工作效率,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依托全省职业健康大数据库,建立含180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万家企业和500万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信息平台,动态监测全省500万有毒有害作业人群职业健康,科学评估企业的职业病防控效果。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姚志浩:建设健康广东,要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架构科学合理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坚持妇幼社会公益,认真落实民生实事工程;坚持开展流程创新,以科技先导占据行业领先优势;坚持服务发展大局,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支撑。我院将发挥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和流程设置,全面提升创新服务能力。
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主任 汤 捷:建设健康广东要有创新性。理念创新就是要践行“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的理念,以健康促进理论为指导,把健康广东建设上升为广东发展战略,与平安广东建设同一高度。体制机制创新就是要建立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健康广东”工作机制。工作策略创新,就是明确部门职责,对职责外的工作只予以技术指导。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 贾福军:精神健康是推进健康广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救助和管理是当务之急。我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50万,登记在册的约50万,得到规范管理的约35万。建议制定广东省精神卫生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明确部门责任,大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形成工作机制,使我省的精神卫生事业规范化发展。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副院长 郑道城:建设健康广东要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议如下:注重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对公众、患者进行医疗知识普及,使他们知晓医疗行为的高风险性、技术性以及难预测性;加大媒体宣传,注重宣传报道医务人员的真实工作状况;加强医疗保障投入,加快立法,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广东省计生宣教中心主任、《广东卫生计生》报总编辑 陈君辉: 推进健康广东建设是落实中央和省的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广东虽是人口大省和经济强省,但医疗服务资源总体不足,服务需求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没有根本缓解,必须大力推进健康广东建设。省卫生计生委要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在推进健康广东建设中的作用,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加强政策解读,宣传健康与发展的关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 唐运革:推进健康广东建设,要关注高龄人群生殖风险,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很多想生的女性都超过35岁,属于高龄生育,如不积极应对,容易生出缺陷儿。我省出生缺陷在全国排名靠前,建议在全省范围内,由政府部门牵头,开展高龄人群基数调查;对高龄人群生殖风险进行评估;规范技术行为,让有生育想法的高龄夫妇生得出、生得好。
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副院长 何 群:推进健康广东建设,建议做好20个字工作:顶层优化、政策科学、巩固基层、主动共享、扎实评估。做好政策研究,推进相关立法;推进基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思维,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解决好双向转诊问题;做好医疗、公卫信息共享,精准数据与大数据相结合;最后要对“健康广东”进行评估。
暨南大学原副校长 陆大祥:推进健康广东建设要解决公共健康问题。要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活环境;加强食品卫生和安全管理;加强药品监督,严厉打击生产和制售假劣药物的机构;提倡全民健身、增强体质;推广家庭医生计划,鼓励家庭或个人聘请家庭医生和健康顾问,提前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在社区或住宅小区建立老年照顾中心,实行半住家式养老。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陈文锋:建设健康广东要重视中医药强省建设。建议创建岭南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挖掘保护平台,开展岭南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研究,大力开展中医药“治未病”工作。目前中医院广泛开展“治未病”承担极大责任风险。建议进行政策、立法研究,加强探索、总结普及中医“治未病”的内容与方式等。充分利用南药资源,开发有竞争能力的品牌南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吴璧锋: 建设健康广东要提高整体医疗效率。建议建立有管理的竞争市场,提高服务效率以促进服务公平。所有医疗保健层次引入竞争机制,以实现医疗健康最大化而社会冲突最小化。政府对公民的医疗保健管理应遵循“补偿原则”和“责任原则”,即政府应消除先天性疾病所带来的不平等结果,政府不必补偿那些个人责任范围内所导致的结果。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党委副书记 李绍波:发展健康产业必须加强监控和规范管理。建议整合资源,淘汰落后产能;完善医药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严厉处置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生产经销企业;严厉处置收受回扣的个人。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促使效果更好、质量更高的新药品、新器械、新耗材不断涌现,建议改革考评体系,鼓励医务人员从事应用技术研究,鼓励医药生产企业创新。
书面交流材料:
公立医院改制需防国有资产流失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原副院长 黄 海
建设健康广东,要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议医院改制做到七个结合,即试点先行、整体推进和分类管理相结合、产权变更重组式改制与两权分离式改制相结合、股权结构形式多样与股权相对集中相结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与引入无形资产评估相结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与妥善安置职工相结合、管办分开与强化卫生行政部门行业监管相结合、改革医保支付机制与大数据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多院区建设引导优质资源下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 陈规划
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之间,始终存在矛盾。建议通过多种方式探索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合理配置,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大型公立医院主动适应医疗市场环境压力。如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多院区建设。拓展多院区,引导优质资源下沉,须结合医院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统筹协调、分步推进。若因托管医院过多,导致学科核心竞争力的下滑,则得不偿失。
主办单位简介: 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是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主要任务包括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编制人口功能区规划,提出人口分布政策建设;开展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流动人口管理等社会问题研究;开展生育政策研究,对各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模式进行理论总结和探究;开展性与生殖健康研究;开展家庭发展能力政策研究;组织开展人口计划生育学术交流活动;建设全省人口计生信息库,开展全员人口数据的汇总、整理和分析工作,对全省人口进行动态监测。